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片

gkctvgttk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不同民族的住所各有特点?
  2. 中国各民族居住方式?

什么不同民族的住所各有特点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居住地,生活习性不同,决定了居住要求也不同。如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要求居所拆装方便,就有了帐篷。再有黄土高原,人们半耕半牧,居住相对较固定,人们选择了黄土窑洞

不同民族的住所各有特点,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成因:一个是自然环境影响,另一个是文化及宗教的影响。

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片-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化和宗教等的影响比较好理解,今天只谈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应该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回顾:

自从人类立足于这个星球以来,为了生存,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同大自然进行着生存斗争。原始人类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和气候条件的差异,部落之间在应对自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逐渐形成各个族群的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带着各自风格特色的风俗习惯。房屋住所作为其中一项抗击自然的重要的内容也当然地存在了很大差异性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片-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各民族的房屋在建造之初,无疑不是与地形地理环境、南北气候差异,以及更有利于本族群面对自然的生存和同类的竞争有关。比如农耕民族会以耕种的土地为半径建造房屋,山地猎户会因山而宜搭建住所,社会动荡富人会建造堡垒土楼,游牧民族则会干脆缝制皮制毡房以便于携带和迁徙;再者南方热带民族的房屋飞檐陡立大窗长廊可能更便于防水和散热,北方寒地民族或凿洞穴而居、或小窗厚墙目的则是为了保暖。

由此看来,现今各民族房屋居所之所以各不相同,最主要原因还是由本民族沿袭了各自的历史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其实质还是该民族先人们为应对自然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更适合本民族居住的独具特点的房屋建筑风格。福建的土楼、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大抵如此。

福建土楼

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片-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傣族竹楼

中国各民族居住方式?

大杂居小聚居是指的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其余五十五个都是少数民族。从各民族居住地看,各民族分散在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因此叫“大杂居”,但从各省区市看,少数民族聚居在一乡、一县,又是“小聚居”的形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又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区内也有少数民族聚居。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这样的民族椭凝聚力、向心力。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1蘑菇房,哈尼族主要建筑 有两三层阶梯的坡地上,故名,对大风雪阻力小的特点。下部四周围是圆形的毡墙,供***光和通风。

2帐篷 ,藏族牧区人民的住房,一根木杆为梁支撑,质地厚.5米的缝隙。帐篷是用牦牛布(褐子)缀成的长方形帐幕。以灶为界,作为通气,也因该地区空气干燥,盖草抹泥即成。屋顶留有天窗,当中以两根木杆为柱,外面倾斜用毛绳拉开紧系于钉在地上的木橛上,下端直立于地上。

3半边楼是我国黔东南苗家居住的房屋,别具特色。它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半边楼盛行于贵州红水河北岸,只用来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入口左方为女席,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作支撑。帐篷正脊高有五米。

4吊角楼, 吊脚楼, 苗族的一种住房,并留有宽约十五厘米,利用天然石料建造庄园,因而可放柴草或晾晒谷物。上部像一把撑开的毡伞、八尺,后半部分为平房

5石屋,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下的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直径约丈余、酥油袋等物,屋顶开小天窗。由于屋顶平坦,右方为男席。帐篷中央筑有土灶。

6蒙古包,蒙古族的住房,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56个民族建筑风格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民族 民族建筑 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