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帝陵形制有哪些?
1、“方上”
这是早期的一种陵墓封上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时的陵墓之所以呈方形,乃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据说秦始皇陵是始皇亲自参加设计的,含有永远独霸四方之意.河南巩县的宋陵,其陵台亦为方形覆斗状的土台.
2、以山为陵
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像秦始皇陵那样大型封土不仅费工,而且不安全,以山为陵则可以少花人力并可利用山岳雄伟的形势来体现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宏大的气魄,而且还可以防止盗挖.唐代帝陵一开始就***用了这一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是以位于陕西礼泉县的九峻山为坟,在山腰开凿石洞为玄宫,从挺道至墓室深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非常坚固.
3、宝城宝顶
帝王陵墓在秦、汉时期盛行“方上”封土,唐时“以山为陵”,北宋又恢复了秦汉旧制.元是不建陵寝.明清时对陵寝制度又做了一次重大的改革.首先陵墓的形制由秦汉两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其次取消了秦汉两宋陵园中供奉帝王灵魂日常起居生活的下宫建筑,保留和扩建了供谒拜和祭祀的上宫建筑,从而更加突出了一年三举的上陵之礼;再次陵园的围墙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长方形,陵园由南向北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神厨、神库等组成;第二个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个院落是埋葬先皇的地方,设有牌坊、五供座、方城明楼和宝城宝顶.
清代帝王陵寝表,清代帝王的陵寝名字分别是什么?
清代共12帝,陵寝分别为以下12座:
努尔哈赤:福陵(沈阳东陵)
皇太极:昭陵(沈阳北陵)
顺治:孝陵(清东陵)
康熙:景陵(清东陵)
雍正:泰陵(清西陵)
乾隆:裕陵(清东陵)
嘉庆:昌陵(清西陵)
道光:慕陵(清西陵)
咸丰:定陵(清东陵)
古代帝王陵墓是如何命名的?比如说“裕陵”、“孝陵”、“茂陵”等,这些字有什么讲究吗?
古代帝陵命名并没有资料表明有严格规则,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按照尊号、谥法等取名;
如唐太宗昭陵中的“昭”字,就是一个褒义词,也和唐太宗的尊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相吻合。据谥法解释:“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如高祖李渊献陵、中宗李显定陵、睿宗李旦桥陵、玄宗李隆基泰陵、德宗李适崇陵、穆宗李恒光陵等,其献、定、桥、泰、崇等字都是与皇帝的尊号或谥号有关的褒义词。
二是按照陵墓所在地取名;
如:西汉的长陵、安陵,因位于长安而得名;阳陵因位于弋阳县而得名;平陵因位于平原乡而得名:茂陵因位于茂乡而得名;灞陵因灞水而得名等等。
中国五千年,还有哪些帝王陵墓,仍然没被挖?
截至目前,还有以下帝陵未被挖掘。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因为目前科技技术不够发达,无法更好地保护文物,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还没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3、元代的皇帝陵墓
元代整个朝代的皇帝陵墓都没发现。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