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西方建筑描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西方建筑描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方建筑史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发展史:
3、罗马式(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 10-12世纪
4、哥特式:11世纪起源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
5、文艺复兴时期: 生于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6、帕拉第蒂母题圣彼得堡
7、手法主义:16世纪晚期的一种建筑风格
8、巴洛克式:17世纪~18世纪
9、洛可可风格:18世纪—20世纪
关于描写中世纪贵族城堡的优美句子?
升的阳光笼罩着广袤的森林,穿过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透过密密的树枝,可以看到在众多荆棘和蔷薇的环绕下,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城堡,古堡似乎年代已经很久远了,高高的灰色城墙上爬满了暗绿色的蔓藤,如此之多,都快把窗子全包围了,有的甚至钻进了窗子里,透出几分阴森。
可是在这座阴森的城堡前,此时却开满了白色的蔷薇,风中的蔷薇花还带着清冽的微笑,单纯得令人神往,细腻如丝的白色那么轻盈,花瓣上的晨露犹如水晶一般,在清晨明媚的阳光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严寒酷暑,这里的白色蔷薇却是长开不败,永不凋零。
夜晚的城堡,仿佛一切都从沉寂中复苏了。华丽的烛台,摇曳的烛火,温暖的壁炉,银光闪闪的餐具.
古堡仿佛荒芜已久。屋顶草木丛生,似乎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而弯下来。
墙壁虽然是用当地丰产的结实的片岩石块筑成的,然而却有无数裂缝,使常春藤得以在上面挂钩。
两座房屋连成直角,当中夹着一个高高的塔楼,面对着池塘,这就是整个古堡。
门同百叶窗因腐烂而松脱,栏杆全生了锈,窗户破烂不堪,似乎风暴一来就要一一脱落。
当时北风在这些废墟上呜呜地刮着,在朦胧的月光照射下,古堡象一个庞大的鬼怪。
([法)巴尔扎克:《舒昂党人》第160页) 古堡连同四周的城墙、城壕,以前就是一个独立的城,如今也自成一区,保持古城的风貌:进去要走古老的城门,出来要过三座桥,桥下是两条大河的支流。
有些地方,城垣露出坚固厚实的墙基,现在上面都盖了屋子。
塔的地位比古堡还要高,等于守卫古堡的炮台。
城市环绕在这两个要塞四周,所以要做伊苏屯的主人,塔和古堡必须一齐占领,光是拿下古堡还控制不了塔。
([法]巴尔扎克:《搅水女人》第101页) 这堡寨从来没有被人用来防御重大的袭击,城墙的基脚也只有五六尺厚,护楼也只有突出壁外的那一点儿建筑。
17世纪西方建筑概括?
巴洛克风格深受罗马教廷和皇室宫廷影响,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华丽的装饰,奢华雍容气质十分突出。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风格,渲染奔放热烈的生活氛围。
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它产生于十六世纪中晚期的意大利,在十七世纪兴盛于欧洲,广泛存在于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之中,它的产生与罗马天主教会发动的反宗教改革运动有关,所以巴洛克风格艺术主要是拥护教会的统治。
其中面对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廷***取的反制措施就是修建大量的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风格宏大,华丽,富于雕饰,动感和戏剧性,造型独特新颖,用来传达强烈的宗教情感,鼓舞教民的信心,增强天主教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后来在文学和其他艺术上发展,文学主要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占主要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西方建筑描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西方建筑描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