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东方的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东方的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方三大建筑体系?
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
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东方建筑侧重于意境吗?
东方建筑非常侧重于意境,基本分三大类意境
1、天人合一之建筑形态的意境
从建筑形态设计上来看,标志性“天人合一”的山脊形强有力的冲击眼球,用大尺度的手法,在天地这个大空间中形成以“人”为核心的生活空间,不仅仅表现出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状态,还将其再现到实际的生活空间中,形神兼备。
从建筑本身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与人、环境形成的体量对比关系,充分体现出建筑尺度本身的力量以及对空间的占有,整体呈现出人生活在天地这个大空间中的状态。
2、寄情山水之建筑绿植的意境
在细节处理上,在建筑界面上呈现出大大小小的窗格,将传统窗格的意境与现代***光性极强的窗两者融合,从简单中体现出丰富性。
在处理建筑与绿植的手法上,运用攀爬类植物将建筑“生命化”,使建筑与绿植合二为一,使两者处于协调共生的状态,同时建筑偏于文化的稳重感,而绿植显示一种自然的随意性,在时间上形成四季变化,两者共同形成时间与空间上的视觉。
3、崇尚隐逸之建筑空间的意境
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它的存在都会与周边的环境产生关系,没有严格的限定室内外的空间划分。所以象山校区的建筑中并不拘泥形式和表象,所有的建筑都不是方正闭合的单一空间,面向山的一面彻底打开,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空间,类似于传统建筑空间——天井的格局。
但区别于它的围合状态,处于一种半包围式结构。有所收敛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体现不同于现在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打破中国传统合院的建筑手法,巧妙地将传统隐逸的格调体现出来。
东方明珠建筑分析?
东方明珠的建筑结构特点是多筒结构,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其具体特点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多筒结构,主干是3根直径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间有6米高的横梁连结;在93米标高处,由3根直径7米的斜柱支撑着,斜柱与地面呈60°交角。
2、该建筑有425根基桩入地12米,上千吨的3个钢结构圆球分别悬挂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加3根近百米高的斜撑。
3、电视塔有下、上、顶三个球体。顶球称太空厅,中心标高342米,球体直径16米,共有4层,依次是电梯机房、会议厅、观光层、管道层。上、下球体,根据不同受力特点,上球为悬挂结构,下球为预应力混凝土壳体。
4、三个垂直筒体由五道横梁加以联结,组成5个小球。每球直径约12米,设计为高空旅馆。从地面大台阶进入基层塔座,塔座直径158.4米,共3层,其中心部分直径为60米,2层高的空间为电视塔的大堂和电梯厅。
5、空心筒体加斜撑的结构方案,使电视塔的塔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其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其中“风工程试验研究”和“地震工程试验研究”的课题,于1993年经专家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扩展资料
东方明珠的意义和代表性在于:
1、东方明珠自落成以后便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远近驰名的东方明珠塔坐落于陆家嘴的嘴尖上,1991年开工,1994年落成。塔高468米,位列亚洲第四、世界第六,仅次于阿联酋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广 州新电视塔(600米) 、加拿大的加拿大CN电视塔(553.3米)、俄罗斯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540.1米)。
3、东方明珠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东方的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东方的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