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图片

gkctvgttk 2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欧洲中世纪没有混凝土,那么他们是怎么建造出哥特式建筑的呢?
  2. 7种中世纪建筑风格?
  3. 哥特式建筑,结构?

欧洲中世纪没有混凝土,那么他们怎么建造哥特式建筑的呢?

你说的混凝土是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只是一个名字,其实古罗马人就已经利用火山灰制造出了类似现代混凝土的材料,哥特式建筑的受力主要是拱、券和飞扶壁,受力有点类似于中国赵州桥,用一块块石头就能砌出来,至于哥特建筑的线脚,都是石匠提前雕刻好然后拼到一起的

7种中世纪建筑风格?

中世纪建筑风格没有7种只有3种,分别是:

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图片-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拜占庭教堂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

二、罗马风格(Romanesque)建筑

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图片-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三、哥特式(Gothic)建筑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图片-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该堂圆顶直径达33米,由4根支柱和4个大圆拱支持,圆顶下面为一圈通光窗口,使堂内光线达到一种奇特的效果。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哥特式建筑,结构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风格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 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教精神内涵 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 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哥特式建筑以其尖锐的拱门、肋状拱顶和飞扶壁而著称。尖锐的拱门可以减少墙壁的重量,肋状拱顶可以分散重量,飞扶壁可以防止墙壁向外倾倒。这些结构要素使哥特式建筑能够建造出高耸的教堂和城堡。哥特式建筑还使用了彩色玻璃窗,这些窗户可以将光线过滤成不同颜色,营造出美丽而神秘的氛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哥特建筑风格演变过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筑 哥特式 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