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媒评价古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台媒评价古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古代时有哪些名称?有何依据?
台湾的古称很多,列举出来就是一部台湾历史,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把台湾的历史写出来就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禹贡》扬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星纪之次。”据此可知,夏商时台湾为扬州所辖。
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来为日本、方丈为琉球、瀛洲为台湾。
台湾的官方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描述的夷洲就是当时台湾的情况。吴国孙权派遣官兵前往夷洲,规模很大,时间很长,前后经历一年之久,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由于疾疫流行,水土不服,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到达台湾。
7世纪初大业年间,隋炀帝曾派朱宽两次到流求,结果因语言不通而仅掠夺一人及布甲而返。两年后,不死心的隋炀帝再派陈稜、张镇州率兵,从义安(今广东潮州)渡海攻击流求,双方大战,流求人不敌,结果聚落被毁,有数千男女被俘虏。
首先谢谢邀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称,中国当时分为***,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2.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3.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4.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5.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怨”。
6.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7.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
8.1663年,康熙帝派施琅进击台湾,恢复台湾名称。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台湾”名称沿用至今。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
三国时期称为“夷州”
隋代改为“流球”
宋朝称“毗舍耶”
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
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曾改名为“东郡”
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中国拥有记载台湾岛的历史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
公元7世纪隋朝***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所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必须是中国所属的领土。
三国时代的吴国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禀州”。
到达了夷洲。
吴国孙权派遣官兵前往夷洲,规模很大,时间很长,前后经历一年之久,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由于疾疫流行,水土不服,“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到达台湾。
同时,由于这次行动,使丹阳太守沈莹有可能通过到过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带回的夷洲人,详细地了解夷洲的情况,写出《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台湾情况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骑尉朱宽与海师何蛮一同入海,经过艰难的航行,终于到达流求(台湾)。
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媒评价古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媒评价古建筑风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