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水库叫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水库叫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座人工水库?
马仁陂在今泌阳县西北35公里处。据《南阳府志》说,该陂亦为召信臣所建,“上有九十二岔水,悉注陂中,周围五十里,四面山围如壁,惟西南隅颇下,泄水。”
召信臣在修建此陂时,先筑坝,又立水门,分流二十四堰,溉田一万余顷。马仁陂是拦蓄众多的沟谷水汇聚而成的。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山谷人工水库,它在我国水土保持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古代修大坝用什么材料?
对永久的水坝宜***用混凝土坝,其耐用,坚固,能够起到拦水的作用,可以提高其水头,还可以起到防渗的作用;成本较高。
土石坝成本低,一般适用小型的拦水坝,但其不能拦过高的水头,易懂溃坝!易产生蚁穴,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说的此种现象。
橡胶坝多用于城市里护城河的一种拦水坝,成本较高。主要用于景观工程。
主要结构材料是条石和木桩,用木桩做基础(桩基),条石做主体。
主要接合材料,条石之间一般用石锭或铁锭连接,并用石灰、糯米、桐油等等勾缝。
1、口袋型的地形,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 2、河流的落差,水量大; 3、地质情况,是否处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怎样;是否有断裂带。 重点要考虑岩层本身的承受力(如果其他因素决定要建设的话,在承受力不足的地段都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的) 如果有渗漏可能,在工程施工中可对坝基进行防渗漏处理。
理论上选择背斜,因有天然拱形支撑,承重。不选向斜,是恐有漏水之欤,因其地下含水层似连通管。亦不选断层,恐引发较强地震,使工程遭破坏。 实际中,选址主要考虑:岩性、坚固性、渗水率。
且所在地地质无破坏性地震历史,位于稳定地块而非活动带,岩性坚硬,
周围无明显山体移动、无大的应力释放及岩崩等。 背斜、向斜均有建坝者,一般不选断层,因其具有断层活动性。
主要是三和土。
古代时候,经过人工修筑,下不甚漏,上不甚蒸发的积水池,古代叫水库,和现在的水库概念不完全相同。明末徐光启引进西欧水利技术,编译《泰西水法》才提出这一名词并提出修筑方法九条:“一曰具”,按一定规格要求准备石、砖、灰、沙等物料;“二曰齐(剂)”,按衬砌,打三和土,抹面等不同的要求,搀和灰浆,各类灰浆有规定的水、灰、***例,或加入瓦屑的分量;“三曰凿”,根据需要与地形选择库址,库数,库容和库的结构。
晏河水库介绍?
晏河水库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部,淮河二级支流晏家河中下游。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兼顾发电、改善生态的大型水库。水库主要建筑物为大坝、溢洪道、输水洞、临时建筑物主要有导流洞和围堰等。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每年可向周边乡镇提供生活及工业供水2620万m3,水电站装机容量8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42万kW·h。水库建成后,可使淮河干流淮滨设计流量控制在7000m3/s以内,王家坝以上圩区的防洪标准由现状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使潢河和竹竿河下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水库叫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水库叫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