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人如何建筑堤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人如何建筑堤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用什么做防洪堤?
河堤 (水利工程)
河堤,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筑堤可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保护堤内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广为***用的防洪工程措施。按照堤的位置可分为河(江)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围堤。堤身一般由土料建造。在江河通过城镇地段,为少占土地或因潮汐、风浪太大,也可***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堤,又称防洪墙。
古代人如何决堤泄洪?
自古以来人类经常受到洪水的肆虐。所以就有了流传千古的大禹治水。汹涌的洪水袭来,淹没农田致使庄稼受淹严重时造成颗粒不收。所以从古至今抗洪抢险泄洪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古代解决堤泄洪的办法很多,比如开挖河道引洪入海等等办法泄洪。
一般情况下,古人对于河堤是珍而重之的,不会主动去破坏。但是古代军事上常有决堤以水代兵的战例,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水淹白河,关羽水淹七军等战例。
这些战例中,都是使用军士将狭窄河段的堤坝挖开后,使用革囊皮袋装土堵塞加高,不断蓄水蓄能。到了一定水位后再让军士去掉堵塞物,就会形成人造洪峰。
治水
古人的防汛措施
自古以来,洪灾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可以说是人类的心腹大患。所以古代统治者十分注重对降雨量的检测,并设有专门的水利部门。如司空、都水监、水部郎中、河道总督等,都是主管水利的官员。同时,古人***取了严密的防汛措施。
首先,建立先进的报汛制度
早在先秦时期,秦国便规定:“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意思就是说,在庄稼生长期间下雨,要及时汇报降雨量的多少。秦朝之后,有的朝代要求地方***从立春开始便报汛,直至立秋。如《后汉书·礼仪志·请雨》就记载:“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而在防汛期间,主管水利的官员要求全部亲临一线指挥,如有突***况,需立即上报朝廷。若因官员的失误导致灾情变得严重,失职官员最高可能会被判***。
为了让地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灾情,历朝历代都会在地方设置报汛驿站。从报汛驿站发出的奏报,被称为“水报”。根据汛情的大小以及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报汛方式。如古代兰州传递险情,通常使用“羊报”。
古代什么时候修建堤坝?
我国水库大坝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国的都江堰,约建于公元前240年。如建于公元前598~前591年间的安徽省寿县的安丰塘,坝高6.5m,库容达9070万方,水面积达34平方公里,经历史上多次修复和更新改建等,至今已运行2600多年。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4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上游来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万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峡大坝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人如何建筑堤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人如何建筑堤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