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gkctvgttk 3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很重要?
  2. 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防火的?
  3.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人们怎样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什么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很重要?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

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奇葩。它不但完全独立于西方建筑体系,更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建筑特色,形成了东方古典建筑体系。参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可以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更是让国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为我们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品而自豪。

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有哪些-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防火的?

先说一些思想层面的

咱们熟知的《易经》中既卦就是讲的防火:

大意是指:火被灭了后,更要想着如何去预防下一次的火灾。这算是最早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有哪些-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到《韩非子》提出的那句千古名句:

后半句大家可能见得不多,这里说一下,讲的就是火灾的危害:

这个算是古人的信仰问题,是非常古朴的民俗信仰思想。

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有哪些-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鸱尾,起源于汉代,据说当时汉武帝建造宫殿时候火灾频发,有术士上疏: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建议在屋顶安放“蚩尾”。

紫禁城里很多建筑有防火厌胜雕像,像下面的太和殿屋檐

还有文渊阁,屋脊还有九条水龙,典故就是大禹治水压了九条水龙。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人们怎样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就发展出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几千年来精雕细琢。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尽管各有特色,却始终沿着一个轴向向前发展。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面,中国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两者紧密结合。下面,试着从三方面来阐述这个关系。

建筑是一个群落,环境中有建筑,建筑中有环境

曾经有人诟病中国古建筑风格单一,不如欧洲建筑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其实这是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肤浅理解。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建筑群,不管是***建筑也好,民间建筑也好,都能看到这个特征。宋代欧阳修曾有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也是这个。

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发现,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国的古建筑形式就是院落式的。这种形式居然一直延续到近代,足以让人惊叹其生命力的顽强。院落式建筑通过一定的原则来配置建筑,并用围墙将若干建筑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建筑群落的内外关系。建筑群落内部也形成了露天的院子,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得以导入,也留出种植植物和美化环境的空间,居住者能够方便的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中自由的转换,体现出了高超的智慧。

建筑与宇宙、山水建立联系

中国古代的君王都强调自己是真命天子,因此便从礼制的各个方面来显示这一点,建筑便是其一。特别是古代都城的营建,必须要由专家进行堪舆,在选址和方位上寻求与天象的一致。如皇宫位置必对应天上的“中宫紫微”,都城范围必须有自然的水系或者干脆由人工开凿水系,以对应天河。

另外,都城营建也特别重视形胜之势,即周边的山水要素,既要系出龙脉,又要有沃野千里和易守难攻的安全地势。如《管子·乘马》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民间建筑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地形和气候都变化多端,因而演绎出了丰富的民间建筑形态。下面简单的举出几例,以管窥民间建筑之一斑。

  • 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建筑四面围合而成有很强的私密性。高墙之内自成天地,院内光线充足,冬天还可阻挡凛冽的北风。宽敞的院落还可种树栽花,养鱼饲鸟。
  • 江南园林——多由文人或巨贾兴建,一般分为规则的居住区院落和自然式的庭院两方面构成,庭院模仿自然堆石造溪,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别具意蕴,虽有人造,宛自天开。
  • 福建土楼——古代北方居民南迁,为避盗贼和本地人袭扰,修建了巨大的土楼,为一姓聚族而居。土楼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当地黄土,可轻易获得墙体很厚,夏天可遮挡酷暑,冬天可避冽风,还能调节空气湿度,有利人体健康。
  • 吊脚楼——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吊脚楼,这种形式的建筑可有效阻隔地面的潮气和蚊虫的侵袭,利于身体健康,便于存储物品。

以上描述挂一漏万,仅仅是对中国古建筑与环境间关系的一点粗糙概括。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无穷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有关建筑的丰厚遗产,直到今天,很多优秀建筑师,还从中国古建筑当中不断的汲取营养。中国首个获得相当于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奖的建筑师王澍,他的作品多使用民间建筑中常用的青砖灰瓦等材料,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建筑特色,创造了东方田园美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灵动,将中国建筑之美介绍给了世界。中国古建筑并不是死的,只要能够创造性的继承,必然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第一,建筑是因形就势,既考虑易居,又考虑安全,还考虑周围环境充分为我所用。

第二,居住是人居住,有社会属性,所以,格局分布要考虑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也就是人伦关系,因此古建筑是社会属性的建筑。

第三,建筑要适合人居,就要和房屋主人的价值观相匹配,古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一草一木,都是精神的物化,斋有斋名,堂有堂款,有书有联,所以,中国式建筑是精神与文化的建筑,而非仅仅空间的概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对古代建筑保护的措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筑 中国 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