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建筑风格,英法建筑风格特点

gkctvgttk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法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法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天津有西方建筑?
  2. 上海外滩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演变?

什么天津西方建筑?

天津是近代最早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被分成了英法意日奥等多个租界,外国政要,客商聚集,带来了世界国风格的建筑,另外,一些中国近代的达官贵人,商界名流,文化名流也纷纷找欧洲设计师设计修建自己的私宅。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群

上海外滩的建筑特色历史演变?

上海外滩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沿江一线的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风格建筑上。外滩的历史演变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曾是上海的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区。20世纪初,许多外国银行和商号相继在此建立,形成了“万国建筑群”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滩建筑经历了战争与***的破坏,但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修复和保护。如今,外滩作为上海的地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吸引着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英法建筑风格,英法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筑风格自19世纪40年代租界被英法等国抢占后,外滩便成了一个***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当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而外滩的建筑大多也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20世纪,由于建筑技术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外滩出现了多层和高层建筑,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浦发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还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呈现世界各国建筑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苏州河外白渡桥,南至中山东一路金陵东路的这一片建筑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这些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和美资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正式对中国人开放。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

英法建筑风格,英法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数这些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机构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这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大厦),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过去客运码头的钟楼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人民英雄纪念塔。一些大楼后来又被出租给外资或国有的企业公司。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法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法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英法建筑风格,英法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外滩 上海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