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的形象特点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的形象特点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建筑四个发展时期各有怎样特征?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是中国建筑的初步形成阶段,那个时候开始出现房屋以及固定的住所,出现了村落;
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
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618-907年)至北宋(960-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
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1368-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和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讲究实用,以利发展。任何一种建筑,它首先满足是人们实际需要,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解决了衣食问题之后,就该考虑解决有关住的问题,建筑就是从解决人们的住房开始的。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可以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来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
东部东南部的建筑体现的是抗风防雨的功能。山东一带的民居,地面上下全是由经过石匠打凿过的青石条所垒起,给人感觉是厚重稳定。而东南江浙一带的民房,由于全年降水量丰沛,房子的屋架脊高坡徒,便于排水。
南方西南方的建筑体现出通风排湿功能。由于南方温度高,雨量大,阴雨潮湿,民间房屋建筑相对简陋,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八方透气。
西部西北方向的建筑一要抗风,二要防沙,还要防寒。在西安继续向西的黄土高原上,不难发现一种奇特的民房,后墙高前墙矮,后坡短,前坡长。还有地处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的山西王阎西山,由于在大陆习惯了窑洞生活,让人们给他建筑了几孔钢筋水泥结构的窑洞。
北方的建筑,从河北到东北大都是平原,座北面南,平房为主,房檐以下,全是窗户,***光向阳,还要考虑冬季取暖,屋架不高,多为平顶。
中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国家。祖先们在几千年与自然相处中总结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但其共性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讲究实用,以利生活。
地处祖国东南福建的民居一一土楼,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黛瓦,竹木屋顶,黄土夯墙。从材料方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考虑到安全因素,族人生活在一橦建筑物里面。
总的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材料的全面更新,无论城乡,人们已经告别了秦砖汉瓦。传统建筑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2019/09/26)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的形象特点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的形象特点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