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表

gkctvgttk 5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传统建筑四个发展时期各有怎样特征?
  2. 中国建筑史有哪几个阶段?
  3. 古代没有水泥,很多设施怎么建设的比现在还牢固?

中国传统建筑四个发展时期各有怎样特征?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

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四个大的发展段落: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表-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是中国建筑的初步形成阶段,那个时候开始出现房屋以及固定的住所,出现了村落

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

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618-907年)至北宋(960-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表-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1368-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表-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建筑史有哪几个阶段?

中国建筑史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现代建筑史,中国当代建筑史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有: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古时期至1902)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建筑,具体的可参阅潘谷西先生的中国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1902-1949)代表作品有中山陵、外滩等中国现代建筑史(1949-1***8)代表作品有人民大会堂等中国当代建筑史(1949-至今)代表作品有香山饭店鸟巢

古代没有水泥,很多设施怎么建设的比现在还牢固?

水泥只是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真要是论起质量,比起使用寿命,未必比我国古代砖石建筑使用的糯米石灰浆好!

山西天台庵,建于907年

山西天台庵,建于907年,细节图

1100多年的建筑,墙砖之间仍然纹丝合缝,现代的水泥能做到吗?

从原始氏族社会“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筑夯土,到秦汉时期广泛应用的石灰砂浆,古代的建材黏合技术在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

隋代 赵州桥

《天工开物》有载,“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虫豪以代之”,蛎虫豪就是牡蛎,南方沿海人民用煅烧贝壳得到的“蜃灰”代替石灰,制造出来天然海洋水泥,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最迟到公元六世纪,也就是南北朝后期,我国出现了一种叫做糯米石灰浆的建材,将熬好的糯米浆,混入石灰砂浆中,大大提升了石灰砂浆的黏合强度和使用寿命。

在我国古代,糯米石灰浆被用来建造很多大型建筑,如陵墓、宫殿、宝塔、城墙,都非常坚固。

比如,金代的源影寺塔,砖砌实心塔,就是用的糯米石灰浆为主要粘合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形势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国 建筑史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