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塔尖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塔尖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多哈标志性建筑?
多哈大厦。最早于2004年开始筹建,并于2012年正式完工。总建筑面积130000㎡,总高度238m,层数44层,地下4层,结构形式为筒体编织柱结构。2006年,金环建设集团凭借优良的质量和技术能力,承接了该项目中复杂的钢结构穹顶的制作和安装工程。
1、多哈大厦在多哈的天际线上,这座大楼可以说独领***。它的总高度达到了238米,使用楼层190米,由法国的努维尔工作室设计。多哈大厦的外观形态属实有点迷幻,圆润的“棒子”造型,加上了一根细细的塔尖。到了夜间,它会通体发光,非常耀眼。仔细观看的话,它的外立面处理非常精致,是一种镂空的编织效果,很像球鞋上的网状面。整体来看,这座大楼似乎能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法式浪漫。
2、龙卷风塔龙卷风塔高度195米,跟多哈大厦很有一种CP感,一个向外鼓一个向里收。这座大楼的名字就听起来就很带劲。之所以叫龙卷风塔,跟它的外观形状有很大关系,两头粗、中间细,有点龙卷风的既视感,但是整体造型处理地不是很夸张,呈现出了一种非常规整的状态。加上它外立面醒目的网格纹理,感觉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落地花篓。
3、棕榈塔棕榈塔是两座一模一样的大楼构成的双塔,高度244.5米。既然叫棕榈塔,其灵感当然是来自于棕榈树。它的楼体呈现六面棱柱状,外立面有很多像开关一样的凸起,确实有点棕榈树干的样子,只是没有树冠与树叶。另外,它棱角分明的处理风格,彰显出了一股霸气之风。
简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
哥特式的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细高塔尖和拱形尖顶的门窗 ,从外面看给人一种高从入云之感,里面的尖顶拱形线条十字交叉,使人的视线不由而然往上仰视,从而制造和烘托一种的气氛,形式上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上帝的威严。这种构成方式是由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制造骨架尖券, 从而形成向上的拱顶。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券脚的推力,从而使建筑物拱顶的高 度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扩大内部空间。 拋开哥特式建筑所带来的实用性价值不说, ***用这一方式所建造的穹顶,也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
内部有带肋架券的尖拱顶,细尖而复杂带装饰的塔楼,大花窗,飞扶壁,这就是哥特四宝。典型的就是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亚眠大教堂这类的。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常被使用在欧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宫殿、会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顶,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有重大影响,其魅力来自于比例、光与色彩的美学体验,即通过对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过对数与色的象征性理解,使灵魂摆脱俗世物质的羁绊,迎著神恩之光向着天国飞升。这种建筑虽曾于欧洲全境流行,不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度颇为被藐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塔尖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塔尖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