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简述

gkctvgttk 8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雍和宫以前是干什么的?
  2. 杨凌善庆寺文化历史?
  3. 晨钟暮鼓究竟有何来源,为何寺庙至今仍在延续?

雍和宫以前是干什么的?

雍和,最早叫做雍亲王府,是雍正即位前的居所,也是乾隆皇帝诞生的地方

乾隆皇帝在一生挚友章嘉活佛三世的支持下,将雍和宫改建成传播藏传佛教饿寺庙,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既有***建筑的特征,又有西藏寺庙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简述-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佛教寺庙。

北京雍和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天福寺”,后改称“雍和宫”。雍和宫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佛教与藏传佛教文化融合历史。北京雍和宫,作为一座佛教寺庙,自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雍和宫不仅是佛教活动场所,还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的地方。其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被定为京师国子监和江南布政使衙门,又改名“南京礼部尚书府邸”,从此定名为“雍和宫”。

雍和宫从最初只是一座佛教寺庙到现在成为一座集政治、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宫殿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简述-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雍和宫是清朝康熙年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给四皇子胤禛建造的府邸,也就是后来的雍亲王府。

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改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将灵柩停放在这里。

后面因为乾隆帝也在这里诞生,雍和宫也算是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简述-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雍和宫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座著名的宫殿式佛教寺庙,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在历史上,雍和宫曾经有不同的用途和变迁。

在清朝时期,雍和宫最初是一座***宫殿,是乾隆皇帝为自己的四弟和五弟所建的王府,因此被称为“雍亲王府”。后来,乾隆皇帝将雍亲王府赐给自己的十七弟永琪,并命名为“永安宫”。

直到雍和宫的现在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于雍正年间(1723-1735年)改建成佛寺。雍和宫因此成为了藏传佛教黄教的重要寺庙,后来又相继重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在中国历史上,雍和宫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兴衰和改建,如今它成为北京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参拜。

杨凌善庆寺文化历史?

善庆寺,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村乡杨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院始建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善庆寺占地面积约 30 亩,建筑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寺院内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等。寺内保存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如隋唐时期的石刻、明代的壁画、清代的彩绘等。

善庆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一处文化遗产。寺院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寺院也是一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总之,善庆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晨钟暮鼓究竟有何来源,为何寺庙至今仍在延续?

晨钟暮鼓,作为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流传了几千年。最先源于寺庙,规定僧人们的趗居生活,后又延伸到俗世,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手段。

早先,古人按天干地支,子丑寅卯,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计时的方式大约有这四种:

1,观日月。通过对曰月星辰的四时变化,来确定时间与月份,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从太阳自东向西的运动轨迹,参照阳光投射到树木,房屋,山峦所形成的阴影来判断时分。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叫“日上三竿”,大概是早晨八,九点的时辰。

2,漏刻。将沙子或水,装在一个上位容器,让它以均匀的速度流到下位容器,从而刻量出所需时间。

3,燃香。点一支香,通过它燃烧所用的时间计时。天气阴晴变化影响较大。

4,打更。打更多在夜间,古人将傍晚19点至次日5点分为五更,每更两个小时。我们所说的半夜三更就是晚23点至次日1点。凌晨1点至3点多为鸡鸣时分,就是闻鸡起舞四更天。凌晨5点后,算是五更尽了。

或许有人问:你说了半天好像不关钟鼓什么事?五更尽,钟声起。寺院里钟声响了,僧侣们起床早课。附近的俗人也知道天明了,起床劳作。城里也解门禁,开启城门。傍晚19点时,鼓响更起,城里便开始宵禁,关闭城门,人们进入休眠状态。每到一更,更夫便出场打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晨钟暮鼓,既是记录了寺院僧侣们的生活,又在警示人们时光的流失。这在古诗文中屡屡出现,如:“晨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唐李咸用《山中》)“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宋.陆游《短歌行》)还有一副名联:“晨钟暮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起苦海迷路人。”这是对晨钟暮鼓的最好解读。

经过千百年来的史海浸淫,晨钟暮钟粹炼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搭载着人们对和平,安宁,文明,富足的生活企盼,响彻永远。

(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寺庙的变迁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雍和宫 佛教 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