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框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框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工程施工图的三跨是什么?
“跨”是跨度的跨。跨度,泛指水平构件的相邻支座间的距离,准确说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相邻支座间的距离。例如:结构施工图上的梁平面布置图的集中标注“框架梁KL5(3) 250×500......”等,就是说5#框架梁,全长共有3跨。那么,这条梁一共有四个框架柱是它的支座。
“跨”是跨度的跨。跨度,泛指水平构件的相邻支座间的距离,准确说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相邻支座间的距离。例如:结构施工图上的梁平面布置图的集中标注“框架梁KL5(3) 250×500......”等,就是说5#框架梁,全长共有3跨。那么,这条梁一共有四个框架柱是它的支座。
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砖瓦之外的什么作为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砖瓦之外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框架式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古代建造楼阁的形式?
早期楼与阁有所区别,楼指重屋,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群中处于次要位置;阁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平面呈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群中居主要位置。
楼阁多为木结构,构架形式有重屋式、平坐式、通柱式等。佛教传入我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即为楼阁建筑。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武帝时建造的井干楼高达“五十丈”。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历史上有些用于庋藏的建筑物也称为阁,但不一定是高大的建筑,如石渠阁、天一阁(见藏书楼)等。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干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框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框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