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排水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排水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什么时候有地下排水系统?
夏商周-春秋战国
惠及全城的排水系统逐渐产生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出现在距今约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一组出土于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时代城址的陶质地下排水管道。
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古罗马人开始修建地下排水系统,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处理污水和废水。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也发现了类似下水管道的遗迹,这也表明当时已经有了排水系统的雏形。
古代的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沟、下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池等组成。在古代,这些排水设施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城市处理人类的排泄物和废水,防止疾病的传播。
总的来说,古代的地下排水系统虽然与现代的排水系统相比规模较小,但在当时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建筑中多用什么形状作排水口?
螭首。螭首又叫螭头,是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螭首碑,大约出现于汉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可能由晕首碑深化而来。
螭首碑,大约出现于汉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可能由晕首碑深化而来。
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年)刻的《爨(cuàn)龙颜碑》就是着名的螭首碑之一。
唐朝时螭首碑逐渐成为等级高低的象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准刻制。五代后唐王仁裕云:含元殿(唐)前玉阶***,第一级可高二丈许,每间引出一石螭头,东西麟次。
到宋代用石螭首已成定式。李诫《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造殿阶螭之制,施之于殿阶对柱及四角,随阶斜出,其长七尺,其螭首,令举向二分。又螭子石称:造螭子石之制,施之于阶棱、勾阑、蜀柱卯之下。
在我国古建筑中多用的形状作排水口的装饰是螭。 螭(chī )或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
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扩展资料 冬天到故宫看雪,夏天看雨,都会看到不同的奇观,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 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暴雨时,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
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兽,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刻成龙首形,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
从螭首龙头孔中流水,在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在暴雨时,会呈现“千龙出水”景象,蔚为壮观。
故宫排水什么时候改造的?
故宫的排水系统改造是分阶段进行的,从2001年开始,经历了多次改造和修复。以下是故宫排水系统改造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
1. 2001年至2008年:这个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主要是针对故宫内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了修复和升级。
2. 2012年至2017年:为了改善故宫内的排水状况,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更新雨水排水系统、提高泥沙处理能力、改善地势和地基稳定等。
3. 2020年:根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公告,2020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对故宫的排水和抗洪系统进行再次改造和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其保护和维护工作一直在进行中。排水系统的改造和维护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旨在确保故宫建筑的安全和保持宝贵文物的完整。具体的排水改造工作进展和更新信息,建议关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通知和相关媒体报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排水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排水系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