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最有趣的房屋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最有趣的房屋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唐朝房屋边角叫什么?
古代唐朝房屋边角叫“翼角”。因为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其名。
1、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
3、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豪宅在古代叫什么?
1、府邸,府指贵族的住宅,邸是高级官员的住所。旧时指官僚、贵族或大地主的住宅。
2、殿,高大的房屋,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
3、宫,宫指平常的房屋,王者、官吏、平民住的屋子都可叫宫,无高矮贵贱、豪华简陋之分。秦汉之后,指皇帝嫔妃所居住的房屋。秦汉以后,特指皇帝嫔妃所居住的房屋。
4、亭,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四周有墙,墙上有门有窗,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如今园林中的亭,指用几根柱子支撑、有顶无墙的建筑。供人们闲聊、赏景。
古代将军俯近代大完院高档𡋾暑等。古代对于房屋也有计量单位。只不过这个计量单位叫做”进”。其实一个进就是一个大厅的意思。如果是三进的话,那就是有三个大厅配备了七八间的房子。一般三进的房子,会分有前厅,中厅和后厅三个部分组成。如果是四进的话,还会加一个偏厅。
在古代时候房屋的大小表示的是这户人家是不是一个富贵人家。所以在古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宅院做得越大越好,这也表明了在当时人们就有这种不动产的理念。像三进的话,他其实由正厅和前后厅组成的。一般这个家族里面最有说话权利的人是住在正厅两边房间里的。正厅两边的两个房间会被称为厢房,一般都是主人和他的嫡系孩子住的地方。那如果是四进这种有偏厅的房子话,如果这个是大户人家,就可能是提供很多的丫鬟保姆住的地方。如果家里没有丫头的换,一般都是给来自远方客人提供一个住所。
1、古代对房子的17种称呼:宫、殿、室、府、邸、宅、厢、宇、院、牌坊、塔、刹、祠、堡、楼、榭、阁。
2、宫,是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殿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室是房屋或内室。府旧指那些皇亲国戚,大官、贵族的住宅。邸是高级官员的住所。宇泛指普通百姓的房屋。
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制结构?
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制为主,西方古代建筑以石制为主。诚然,木材有其作为建筑材料独特的优点,比如其他回答中说到的取材方便易加工,建造速度快等。可难道西方就没有合适的木材,数千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发现木质建筑的优势?这显然不是的,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差距,绝不是仅仅是某一种材料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背后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黄鹤楼
石材是一种密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承压能力强的优点,利于建筑的长期保存和向高空发展,例如现存在欧洲古建,大多高大雄伟,且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但石材不利于搬运切割,建筑施工期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比较典型的西方建筑有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345年,整个工期历时182年之久,但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即便在今年不幸发生了火灾,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
△法国巴黎圣母院
又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而其高耸入云的双塔高大157.3米,而中国现存最高古建为定州***寺塔,***用砖木结构,高83.7米,仅有科隆大教堂的一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最有趣的房屋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最有趣的房屋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