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民族建筑——鼓楼
- 2、侗族建筑的建筑特点
- 3、侗族建筑有什么?
- 4、堂安侗寨的建筑风格及文化
- 5、侗族有哪些有名的历史遗产?
- 6、为什么称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
民族建筑——鼓楼
1、鼓楼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侗寨鼓楼,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二十多米,从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
2、鼓楼侗族的标志。最高的防腐木凉亭--侗族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物,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地区,鼓楼以防腐木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3、鼓楼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
侗族建筑的建筑特点
1、侗族的特色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2、南侗地区民居建筑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
3、苗族侗族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苗族的跳竹楼,侗族的鼓楼和购房等建筑都是独特而又美观的。
4、南侗地区南侗地区民居建筑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
5、侗族木质建筑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其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用榫铆连接,结构牢固,铆接缜密。围绕木建筑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6、北部侗族的民居,大部分均为木质结构。平屋为单檐结构,开口屋为双檐结构。凡柱、梁、枋、瓜、串、橼、檩等,均以榫卯穿合逗作。其中有鱼尾榫、巴掌榫、扣榫、斧脑榫、全榫、半榫等。
侗族建筑有什么?
侗族的四大建筑是鼓楼、风雨桥、戏台和寨门最具特色。
侗族的特色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要问世界之最大的“风雨桥”在哪,那肯定得提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三江风雨桥”了,它一共有7个桥亭,全长368米,由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和集侗族特色木构建筑技艺精华于一体。
侗族擅长木石建筑,鼓楼、桥梁,是这个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全用杉木为材,结构复杂,造型壮丽,以榫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结实牢固。
三江侗族最著名的建筑是三江鼓楼。三江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广场,于2002年11月由当地著名的侗族民间工匠杨似玉为首的民间楼桥师傅队伍携手建造而成,集文化、观赏、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三江侗族最著名的建筑是三江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浔江河上,其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堂安侗寨的建筑风格及文化
鼓楼“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高高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在侗族村寨里,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人们喜爱的***和议事的场所。
更以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树一帜。最值得推荐的是其各种建筑形式鼓楼、花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造型美观、结构独特、不用一钉一铆,利用杠杆力学原理,凿榫衔接而成。
有位古建筑专家对侗寨鼓楼进行了一番研究后说:侗寨鼓楼是地道的土著文化,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品种。
堂安侗寨位于贵州黎平县,堂安侗寨是一个原生态的露天博物馆,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在堂安侗寨梯田是用石头堆砌而成,非常有特色。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堂安侗寨有什么看点。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巍然挺立,气概雄伟。
上山路较多,会比较耗费体力,体力不足的请慎重选择。堂安没有直达镇远的车,需要返回肇兴,因此早上出发前,可以把行李寄存在客店,回来后再拿,以减轻负担。如果想深入探访、细细品味堂安侗寨,可以住一晚。
侗族有哪些有名的历史遗产?
1、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万麻墓”、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等。
2、三宝是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三种元素之一,而它们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是源源不断地影响着当代侗族人民。
3、大雾梁是地名,侗语称“梁蒙”,山清水秀,是块宝地。在此举办的大雾梁歌会又称“大戊日”,或称“大戊梁歌会”,是湖南通道一带侗族的地方性民间传统歌会,在每年立夏前的第18天举行,一般为期三天。
为什么称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
1、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
2、“一颗”是说一颗钉子也没用,说明侗族风雨桥的造桥人的高超技艺。这两个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赞扬了侗家风雨桥的“独具一格”。
3、风雨桥,又称回龙桥、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之一。侗寨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故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等,而最具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
4、侗家的风雨桥在侗族的观念中,已经远不止是实用的工具,它实际上是侗族宇宙论图式中的一个要素。风雨桥在侗族观念中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生命之桥和护寨纳财的福桥,因此不吝雕琢修饰,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壮丽辉煌。
5、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篾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
6、而且设计上也符合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因此,可以说文章第二段围绕着“侗家风雨桥的特殊意义和价值”这个主题来展开论述,通过介绍桥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等方面来展现侗家风雨桥的独特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