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的快速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的快速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有哪些交通工具?最快的是哪个?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在古代,交通工具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主要是轿子、马、牛马驴车、船等几种,其中最快的当属快马,尤其是官府驿站的加急快马。
1、轿:也称轿子、肩舆、抬椅、滑竿等,是同一类的交通工具。古代能够经常乘坐轿子出门的人,一般都是官员和富人,轿子虽然平稳舒适,但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速度太慢了,还不如腿脚利落的人跑步快。
2、马: 马很早就成为了人类的交通工具,甚至现在也在使用。古代最快的马是官府的,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3、马车、牛车、驴车:大约在4000年前,牛马驴等牲畜相继被人类训化使用。 历史上牛车是很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从东汉末年开始,牛车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着实风光了四五百年,这其中的缘故,自然和舒适有关,但牛车、驴车、马车等的特点依然是慢慢慢!
4、船:下面说说水上的,在西周时,船的实用性能及航海技术就已经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大国争霸,造船业及航海业迅速发展。到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就已经十分领先。而古时候,由于陆地运输能力有限,加上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相对于快马而言,还是太慢了。
乘车出行的话
富人,马车,当然这种车都是木头轮子,走起来特别的晃荡,而且不舒服
老百姓,最多就是平板车了(独轮车),条件好的,就是牛车或者驴车
如果是一个人出行的话
富人,骑马出行,当然这也是古代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了
老百姓就是步行,最多可以骑驴或者骑牛
在水上的话,也就是乘船出行了,顺着河流,快的话一日千里,也是很快的
所以古代人,陆地上最快的出行方式 就是骑马,水上的话就是乘船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就马,还有船,其次就是富贵人家出门必备的矫子了。古代传输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是由马代替的,俗话说快马加鞭嘛,每到一个驿站都需要更换一匹马。不然***累死的,这样信息就会很快的送达。
古代的交通工具,由于生产力的制约,数千年没有多大的变化,无非就是车,船,马,还有算是半个交通工具的索道,最后就是最最重要的步行,这是一切的基础。车无非就是独轮车,二轮马车;船就多了,根据形制有,独木船,竹筏,羊皮筏,各种大小船;马代表了一类的牲畜,有牛,骡子,驴,骆驼,还有驯化的动物;云贵高原生活的百姓,索道发挥了远远超过桥梁作用的一种工具,利用山势高低差,物理学上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坐在竹篓里滑行,这一方面其实还有东北的雪橇。老百姓的见识阅历,勇于生存的智慧,好些都让人惊叹……
古代桥梁是怎么搭建的?
因为沒有现代的英泥或士敏土,工匠们将做桥的每-块石砖小心切割至无分差的连接叠起来,在兩块石之间那无可避免的小缝则補入米槳,这是中国人做长城的方法。在古罗马帝国他们就连米槳也不用,就这样以完全归位含接的石块砌上下,仍很坚固,在法国那闻名的罗马通水道桥(aqueduct bridge) 就是样做成的,什么泥什么桨都沒有用,至今还完整可用。
我想你是想问那种横跨两边较长距离的桥吧。在古代,若遇到不宽不深的河水溪流,人们在河中摆放一些石块,或者将石板搁放在石堆上,或者将树干搭放在两岸,就可踏石或踏木过河。待技术有所发展后,就可建造一些跨度十分有限的木梁桥、石梁桥和石拱桥。对实在难以造桥的地方,就只能坐船渡河,或者望河兴叹了。
相比而言,在崇山峻岭之中造桥,其难度就要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造桥大得多。在高山深谷之间建造跨度十分有限的梁桥或拱桥,那就得在峡谷急流中建造桥梁基础,并架设高墩,这肯定不合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与水打交道,一跨越过。除了东晋的《华阳国志》外,更早的《汉书西域传》中就已有“以绳索相引而度(渡)”的描述。把铁环连成铁链,用于军事和索桥,也是首先在中国出现。在索桥方面,说古代中国铁索桥最早出现在隋唐,比较靠谱,云南神川铁桥就是一个佐证。古代人大概是从山林间动物借助藤蔓攀援而得到启示,发明了以藤、竹、草等自然界材料加工成索来造桥的办法,逐步创造出了三大基本桥式(指梁、拱、索)之一的索桥。
怎么造桥?最简单的方式是在两岸固定一根索,一头高,一头低,人就可借倾斜之势滑越渡河。这就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溜索。生活在三江并流区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历史上多使用溜索过渡。直到今天,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但材料已改用钢丝绳或钢绞线了。
溜索通常只能渡人,而且不方便,很危险。多用几根索,上下布置,索间用藤或绳连结成网状,或者直接用藤编成网,就成为索网桥或藤网桥,过河就相对比较安全了。后来出现了多索的形式,即一部分索平铺在下面,上铺木板形成较宽的桥面;一部分索高置两侧,兼做扶手和护栏。这样的索桥,既可以行人,也可过渡货物、牲畜,这就是早期的索桥(吊桥)。
前段时间,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了,这条横跨大海的桥梁真心太壮观,小君也好想到这桥上走一遭(如下图)
看着这样的大桥,咱们会感叹国家的科技实力,可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要是在古代,人们建桥梁会怎么建呢?”
那时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古人们到底是怎样将跨海、跨江、跨河大桥给建起来呢?
洛阳桥并不在河南,而是在福建泉州,它和赵州桥、广济桥、卢沟桥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桥。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型大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北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可你看看它,依然屹立不倒,坚固稳当。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东西能让千年前的古人在没有任何科技设备的情况下修建了这座大桥呢?
造桥者们在水底铺设了一道石基,沿着桥的纵线抛下许多石块,筑成宽20多米、长达1千米的水下石头长堤。单块的石头容易被海潮冲走,构成石基后,就不易被海潮冲走了。
可这些石基如何来凝固成一个整体呢?造桥者们想到了一种“生物建筑法”,他们巧妙地应用生物物质来解决海底桥墩的凝固难题。原来,工匠们早就发现,海洋里生长著许多贝壳类动物,它们张著两片壳,一片壳可以自由闭合,另一片壳则粘接在岩石上或别的贝壳上。它们是通过分泌一种黏性物质,将自己的一侧贝壳粘连在岩石上的。一旦固定后,就不再会分离了。它们以此来固定自己,防止被海潮卷走,这是它们为了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贝类生长繁殖迅速,经过不断的堆积后会在桥基和桥墩周围形成密密麻麻、结结实实的“贝壳水泥”,不仅把桥墩和桥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也把海底的桥基凝结成一个整体。根据这种生物学原理,建桥者们在桥基周围放养牡蛎,让它们生长、繁殖,分泌黏结剂,以此来固定桥墩。
你知道古代驿站吗?古人一天能行多远?
在古代,人们同样需要进行书信往来,物品寄送,因此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流业,而驿站就是古代进行物品传递最重要的场所!
驿站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录出现在3000多年前。在古代,驿站主要是为官府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的人员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这一时期的邮驿,也达到了空前繁盛的阶段。隋唐时期的驿站遍布全国,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期,全国共有水驿260处,陆驿1300处,专门从事快递业的就有员工20000人。并且对于每个驿站的人数都有严格规定,比较繁忙的驿站配驿夫12人,一般9人,不忙的驿站6人。到了唐朝时期,驿站有所增加,此时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5000人,几乎和现代1949年***统治时期,全国邮政人员数量相当,可以当时驿站的繁华。
当然,建立起如此庞大的驿站系统,自然是为了快速的传递信息和物品,在唐朝时期,***规定,快马要求日行一百八十里,甚至更快,而且一般二十里就要设立驿站,以便中途换人换马。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唐玄宗远在在临潼华清池,两地相距3000里,六天内范阳的驿站就已经把消息送到了玄宗手里,驿站传递消息,达到了日行五百里,可见速度之快。
唐朝时期的驿站如此繁华,古人也是享受到了物流快捷的方便。据记载,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特别爱吃荔枝,在《新唐书.杨贵妃传》中如此描述:“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杨贵妃爱吃荔枝,尤爱广西的荔枝,唐玄宗就下令驿站快马加鞭把最新鲜得荔枝送到长安,等荔枝到达杨贵妃嘴边时,还和刚摘下来一般,再次证明驿站的速度。
而且,我们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这样的台词:八百里加急,日行千里等等,足以证明古代驿站传送信息之快!
古代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
古人一天能行多远?根据《三国志》与《晋书》中相关记载,孟达在新城起事,司马懿从南阳(即宛)出征,新城与南阳相距1200里(相当于现在的450公里),司马懿仅用8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平均每天行军56公里(司马懿的部队是步兵),另据《荀子》一书中记载,魏国的“武卒”是按一定条件选拔的,其中就有一条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相当于现代的30公里)。这几个数据告诉我们古代步兵的行军速度一天“百里”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加快行军,一天五六十公里也是能做到的。骑兵一般是步兵的4~5倍的速度。正常人一天行个30公里没问题
我们在看电视剧或者在读武侠***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驿站,这个驿站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驿站是古时邮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保证人员、信件、物资的有效传输,是国家统治地方,地方相互联络的重要基础建筑设施。
邮驿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传统邮传驿道上涉立有“庐”、“委”、“馆”等设施,并提供食宿,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完善,直到元朝,才正式确定“驿站”的一名。元朝幅员辽阔之极,驿道更是四通八达,所以当时的驿站之盛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我们就以元朝为例。
元朝驿站配备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陆路有马、驴、牛等,水路有舟提供,山路有轿供应,东北偏远寒冷之地更有特殊用于冰上的驿狗(估计是二哈的祖宗)。据统计,元朝时,全国设驿站1119处,养驿马45000匹;东北狗站15处,驿狗3000只;南方地区水驿420多处,驿船5920多艘。这些交通设施,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驿路交通网,帮助元朝廷统治各地。
《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
可以看出,当时的驿站都是设有驿舍的,特别是招待外来使臣的驿站,那可是相当[_a***_],居住环境也是相当舒适的,这也和当时宋元时期富庶的社会现象相匹配。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每一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大概每40到50里之间,都设有驿站,每一个驿站配备40匹马,供大汗的信使们使用。驿卒们传递紧急文书时,通常需要一日飞驰320公里,按照马匹的时速,大概需要5到6个小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的快速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的快速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