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阙字古代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阙字古代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
"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帝王级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是三出阙。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三出阙,属于帝王级别的建筑。唐宋时期,陵阙中三出阙得到广泛应用及宫阙整合。
古建筑中的阙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阙,又称作两观、象魏,实际上就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与牌楼牌坊的起源可能有相同之处,但后来的发展则分道扬镳,各尽其能了。阙这种建筑物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所以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
唐宋时期,陵阙中三出阙得到广泛应用及宫阙整合。经过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整合,隋唐社会又形成大一统局面。阙制出现新的变化,汉魏时期流行的城阙、宅阙、墓阙、庙阙日渐减少;树立于宫城的宫阙数量也明显变少,一般只设立于宫城南门外。
相反陵阙非常发达,在陵制完备的唐代帝陵共有六组三出阙建筑,除四门外设置三出阙以外,朱雀门外的乳台、鹊台也各设置一组三出阙建筑。而宫室内的三出阙逐渐减少,仅***宫城南面设置一组凹字形的三出阙建筑与城门为一体。大明宫含元殿则仿造凹形阙的形制,两边设置三出阙的两阁。宋代延续了唐代的这种形制,多设置陵阙,而四门外的阙与门相连,四交阙也设置为三出阙相连的直角形制。由党项族赫连勃勃创建的大夏国,其王陵
建筑亦有三出阙的阙台建筑,使用的却是圆形三出阙,形制却与中原不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因号墓为陵,陵内壁画设置二十四杆戟架,也有一组三出阙的建筑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唐代三出阙建筑形象。而辽宁博物馆所藏宋代铜钟上刻画有宋代汴京宫城正门宣德门形象,三出阙五门道的建筑形象甚为宏伟。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是三出阙。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三出阙,属于帝王级别的建筑。唐宋时期,陵阙中三出阙得到广泛应用及宫阙整合。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
古建筑中的阙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北京建都纪念阙哪面镌刻有金宫殿遗址?
从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丁燕京(今北京),完成燕京城的扩建,定名“中都”。到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南迁到汴京(今开封),中都作为金代都城共61年。
2003年9月20日,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宣武区***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北京建都纪念阙位于滨河公园内、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之上,与2003年1月建成的蓟城纪念柱遥相辉映。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专用建筑物,具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北京建都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整体造型由一个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
阙身高12米,地面***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约760平方米。阙身南北两面刻有“金宫殿故址”;西面是《北京建都纪念阙记》;东面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写的《北京建都记》。花岗岩基础之上为四根高850厘米青铜柱,寓意建都850周年。
在阙身的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条青铜坐龙,神态威武庄严,形式怪异。纪念阙顶部为青铜斗拱造型,象征金中都宫殿。纪念阙南北方向的花岗岩地面上,分别嵌有青铜制的“大定、贞祐年间金中都平面图”和“金中都城与明清北京城位置对照图”。地面四角有根据史料记载,以铜材仿制的4根金宫殿柱础,与纪念阙顶部斗拱相互应和,象征着金中都宫城规模的浩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阙字古代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阙字古代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