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建筑装饰的文字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建筑装饰的文字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描写古代建筑的四字词语?
飞阁流丹、重楼飞阁、雕梁绣柱、雕梁绣户、雕栏玉砌。
一、 飞阁流丹
释义: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白话释义: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阁檐飞架,丹漆鲜***滴,下视空不着地。
二、重楼飞阁
释义:重:重叠;飞阁:高阁。形容楼台高阁很多。
出处: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瑶光寺》:“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
白话释义:在城内作光极殿,于是叫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建造楼房飞阁,遍城上下,从地上望去,有像云一样。
三、雕梁绣柱
古代棺椁上雕刻的纹饰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文藏来答】棺椁上的雕刻装饰,是丧葬礼仪的体现。
(唐 李寿墓石椁 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石棺椁处于墓葬的核心位置,一般仿照堂室而造。在石棺上进行雕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东汉始,石椁雕刻艺术不断发展,至唐达到鼎盛。纯熟的线刻技艺被运用于石棺椁装饰之上,记录着当时的真实生活,也体现着墓主在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尊贵身份。
(唐 李寿墓石门 现***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馆里收藏的李寿墓石椁是目前发现的唐代最早的一具石椁。李寿石椁高220厘米,长355厘米,宽185厘米。整个石椁由28块青石组成,外形是歇山顶式的房屋建筑。
古建筑文化中,什么叫“璇子彩画”?
旋子彩画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时期传统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旋子彩画主要绘制于建筑的梁和枋上。色调主要是***(雄黄玉)和青绿色(石碾玉);线条用金线和墨线勾勒;旋子花心用金色填充。按照用金的多少可以分为金琢墨石碾玉(金线雄黄玉)、烟琢墨石碾玉(墨线雄黄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六个等级,贴金多的等级高,贴金少的等级低。另外还有一种浑金旋子彩画,整个构件底面不敷色彩,显示原木(通常是楠木)本色,全部旋花、锦枋线、纹样皆贴金箔,等级最高,现存实例如北京故宫奉先殿。雅五墨是旋子彩画等级最低的一种,不点金,只用青、绿、丹、黑、白五色,线条轮廓都用墨线勾勒。
明代旋花具有对称的整体造型,花心由莲瓣、如意、石榴等吉祥图案构成,构图自由,变化丰富。清代旋子花纹和色彩的使用逐渐趋于统一,图案更为抽象化、规格化,形成以弧形切线为基本线条组成的有规律的几何图形。
据刘永生主编的《中国建筑》记载,清式彩画共分三种,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和玺彩画、璇子彩画以及苏式彩画。
最高一等的“和玺彩画”多***用龙纹图案,数十条雕刻在木石、琉璃上的龙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及其地位,这是其他形式的彩画无法比拟的。
次一等的“璇子彩画”一般会***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用龙凤、西番莲等装饰,或者直接在地上压出黑线——这就是建筑术语中所谓的“一字枋心”。璇子彩画的应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官衙、庙宇的主殿,或者是宫殿坛庙的次殿堂。
而最低一等的“苏式彩画”则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一般画有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图案,用于住宅、园林之类。
和玺彩画和璇子彩画多用在官式建筑中,以璇花为母体的璇子彩画就多用于正统的庙宇、宫殿装饰,如故宫的长春、南薰等宫殿,甚至东华、神武等门都***用了这种彩画装饰。
古代在墙上题词都是用什么写?当时都是什么情况?
用墨写的!
现存最早的墨一件是1954年发掘长沙杨家湾 战国墓时,在一竹筐内装有黑色墨块。据研究,这些泥一样的黑色块状物,就是当时用于书舍的墨。另一件是1***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 中,出土有土墨块及研墨工具。这两处发现的均为战国时期的烟墨。
中国文人的题壁诗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唐宋。究其原因,应该是唐时印刷术不普遍,宋代书文刊印成册,但所费不赀,非一般文人负担得起。由于公共场所墙壁上的诗文,许多好事者会将之传抄流传,因此题壁成了文人雅士发表新作的媒介平台,并且乐此不疲,于是许多诗文杰作,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汉代书法家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记载: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讨钱足而灭之。用书法题壁来向观赏者讨钱喝酒,酒钱够了便将题壁拭去,如此看来,这师宜官也是最早的街头艺人了。
《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的诗,是用毛笔蘸墨写的。
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信。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壁上,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雠(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再写了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在后面写了五个大字:郓城宋江作。
当时宋江正在发配沧州中,是一名囚犯,由于有了戴宗的照应,才会行动自由,他本就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想学黄巢造反,乘着酒兴,是想向梁山好汉表明心迹,好让晁盖来救他,果不其然,他被众好汉迎上了梁山,从此奠定了他在梁山的稳固地位。
紫毫粉壁题君名
杜工部有诗曰:“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在古代,文人诗酒风流,兴之所至,往往就提起毛笔,或在酒店墙壁上,或在古庙野塔旁,或山水形胜地,无不留下诗句,以抒胸怀。在唐代,最有名的“墙上题词”莫过于“雁塔题名”了。
据说,在唐中宗神龙年间,有一位叫张莒的进士游玩长安大慈恩寺,一时兴起,就将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寺内大雁塔的墙壁上。此举竟引得后来的文人纷纷效仿,慢慢地“雁塔题名”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认为能够“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是把“雁塔题名”看做莫大荣耀。他们往往先在长安曲江宴饮,然后组团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德高望重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题在塔壁之上。这些人中,如果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重写。当年,在雁塔题名的进士当中,最有名的要数大诗人白居易了。他于27岁科举登第,在大雁塔下,春风得意的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新科进士在大雁塔上“紫毫粉壁题仙籍”,当然是无上荣光,但毕竟能够在雁塔留下美名的只是极少数精英,对于那些落地秀才或寒酸文人,他们在墙壁上所写的只能是种种的怀才不遇和满腹辛酸牢骚。比如,唐代就有一个非常励志的有关“饭后钟”题壁诗的故事。
据宋人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说唐朝有一个书生叫王播,自幼家贫,后来就借居扬州木兰寺苦读,每天斋堂钟一响,就跟着和尚蹭免费的斋饭吃。时间久了,这些和尚开始十分讨厌王播,他们故意先吃完饭,然后再敲钟。一次,王播听到钟响后来到斋堂,没想到僧人们早已吃完饭了。王播被和尚戏弄,又羞又愧,他更加发愤读书。后来他中了进士,做了淮南节度使,故地重游,和尚还是从前的和尚,可他们对待王播的态度大变。再看当年自己随便在墙上题写的题诗,已被寺里用上好的碧纱笼罩保护起来了。王播感慨万端,就又提笔写下两首诗抒怀: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上堂已了各西东”,是说僧人们已经在斋堂吃完饭各奔东西;“阇黎”是佛家用语,印度梵语的音译,是阿阇梨的略称,泛指僧人。这句诗就是说僧人敲响饭后钟羞辱捉弄王搏。王搏发愤图强,当了大官,这些当年侮辱他的僧人,态度大变,把王播当年随便题写在墙壁上的牢骚诗句,竟然用碧纱给笼罩保护起来了。[_a***_]题壁诗,辛辣的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前倨后恭、附炎趋势的小人行为。
墙壁题诗,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有的酒馆甚至还专门粉刷一面雪白的墙壁,让诗酒风流的客人任意挥写,什么豪言壮志、风花雪月,只要不伤大雅,但写无妨。但是如果酒后嘴不把门,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写出来,可能就会遭殃了。比如,一千年前,一个壮志未酬的低层公务员,在一家酒楼喝多了,提起笔来,就在雪白的墙壁上写下豪言壮语,诗曰:
古人在墙上题词专用“题壁”一词,“题”字作为动词,专指书写,而书写的工具则是毛笔。如果用刀刻的方式就不能叫做“题”了。
古人题诗,往往是兴至而发,题壁和在纸上书写不同,往往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风景名胜之地,可以扩大传诵的范围。有些则更倾向于情绪的抒发,在此地有此感,不待誊录于纸上,即兴挥毫于墙壁,彰显了诗人不拘一格的气度。
陆游作《钗头凤》之地在沈园,今天的绍兴市还保存着沈园这一景点。对于陆游来说,和唐婉的不期而遇是出乎意料的,遇人而感事,心中有强烈的感触,故此即兴将这首词题在沈园的壁上,从此传为佳话。其实陆游直到老去也一直不能释怀这段感情,在他八十一岁时仍然写下《十二月十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说明他心中始终惦念着沈园,牵挂着沈园里的那次相遇。
历史上同样著名的题壁之作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临走时游玩庐山所作。根据《东坡先生年谱》,苏轼曾作《记游庐山说》,里面就提到“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欲见,应接不暇...有《赠总老》及《题西林壁》,皆绝句也。”苏轼游山玩水亦不改其仙风道骨,因此《题西林壁》一诗也成为了他人生观的一种表达。
“诗仙”李白曾与题壁之作失之交臂。李白在游玩黄鹤楼时,因感叹黄鹤楼的风光壮丽,正欲提笔作诗,却忽然看到墙壁上已经有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珠玉在前,李白马上搁笔作罢,感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郎题诗在上头。”
虽然李白作诗不成,却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
根据《六祖坛经》的记载,题壁还关乎到一场“斗法”。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将传衣钵于***,要求各***可作一偈呈上,选拔真正有智慧的人可以继承。当时一位名叫神秀的僧人偷偷在夜间于走廊边的墙壁上题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第二天五祖看了,大加赞赏,让他再改进改进。后来另一名叫慧能的僧人听了这一偈,感觉还没有说透,因为他自己不识字,就请人在旁边又题了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
后来五祖看过后,就将衣钵传与慧能,也就是后来的六祖慧能***。
题壁的情况,就像我们今天发微博、朋友圈的性质差不多,可以晒一晒自己的感想,顺便彰显一下学问,只不过古人的方式要更文雅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建筑装饰的文字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建筑装饰的文字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