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汀古代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长汀古代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汀古城世界遗产?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长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景观的一大特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的汀州古城墙,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汉族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现在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多风格独特的客家建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如汀州府城隍庙、巍峨耸立的唐代城楼—汀州三元阁、汀州云骧阁、汀州南禅寺、“王衙”—汀州刘氏家庙、汀州李氏家庙等等。
汀州千年,一大批历史名人与汀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譬如唐代名相张九龄初尝了客家米酒后留下诗篇《题谢公楼》。
世界法医鼻祖宋慈曾在长汀担任“县太爷”开辟了汀江航道。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率精锐部队入汀得到汀州人民的支持写下诗篇《汀州》。
宋代诗词大家陆游离闽时挥笔写下《长汀道中》。
传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明代良臣—马驯安老还乡时作下《鄞江八景诗》流传至今。
长汀红色景点介绍?
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是历史悠久的唐宋古城、中外闻名的客家首府、著名的革命圣地,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第7条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长汀古城在长汀县城的哪里?
长汀古城位于福建省龙岩***汀县城区东南部,城区内部分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比较有名的景点包括明代的南门城楼、清代的庙会会馆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老的建筑风貌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此外,长汀古城还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文化旅游重点区域之一。
长汀哪里好玩?
长汀位于福建省,是一个充满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城市。游客可以先去游览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山峦叠翠、溪水潺潺,景色宜人。
接着可以前往龙顶寺,这是一座古老而宏伟的佛教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艺术品。对于文化爱好者来说,长汀县城内还保留着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双琳街和岳峰楼等。此外,长汀还有美食吸引着游客,如有名的长汀小吃和当地特色菜肴,让人流连忘返。总之,长汀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味的美食,都值得游客一游
龙岩长汀有哪些不错的景点值得一去?
长汀县属于福建龙岩市,位于赣闽边陲的福建西部山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人居住地。长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福建长汀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 2012年获“中国十大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称号。这里千山竞秀,群峦叠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保存有诸多文物古迹和体现客家文化的古城,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纪念地,客家大本营,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景点: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地处武夷山脉南麓,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为“福建西大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长汀古城依山傍水,城内至今保存着许多宋明时期的客家民居,走在巷间石头小路,游览那些古老的店铺,欣赏着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仿佛置身于古代。是了解客家人历史的好去处。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汀县三洲镇,范围涉及周边多个行政村,涵盖汀江及其支流河道28.5公里。公园分成保育区、宣教展示区、恢复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公园以客家母亲河——汀江的保护为核心主题,成为集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文明教育、科研监测、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水有山有风景,值得去游玩。
丁屋岭:丁屋岭是一座古老的村庄,该村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具有桃花源的世外桃源味道,村内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间的老古井,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是丁屋岭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了解客家人历史的最好去处。
我国保留完整的古城镇越来越少了,长汀古镇和凤凰古镇是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历史的重要载体,我们在追寻古风古址的同时,要爱护文物同时保护好当地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有机会看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汀古代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汀古代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