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建筑风格,大足石刻建筑风格介绍

gkctvgttk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足石刻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足石刻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足石刻的特点?
  2. 大足石刻的特点?
  3. 大足石刻开凿背景?

大足石刻的特点

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

在选材上,既源于经典,而又不拘泥于经典,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

大足石刻建筑风格,大足石刻建筑风格介绍-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

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

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

大足石刻建筑风格,大足石刻建筑风格介绍-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在唐代、五代、宋时开凿的,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主要特点有:

1.规模宏大,全区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余个,尤以宝顶山、北山两处最为著名

大足石刻建筑风格,大足石刻建筑风格介绍-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雕刻精美,注重塑造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传神写心,贴近生活

3.题材多样,集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

大足石刻的特点?

归纳如下:

规模宏大与内容丰富: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等7处,市级和区级共有多达61处。

造像数量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题材丰富多样。

雕刻技艺精湛:

在雕刻技术方面,大足石刻重视解剖比例,衣饰器具质感强烈,刀法洗练,线条流畅,细腻精巧,兼具雕塑与绘画之妙。

雕刻类别包括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技法多样且精湛。

文化历史价值高:

大足石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 历史、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

伴随造像出现的各种***、傍题、颂词、记事等石刻铭文有15万余字,多为金石史中的佳品。

大足石刻开凿背景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足石刻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足石刻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大足石刻 造像 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