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石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石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著名四大石刻艺术?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其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 唐 、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云冈石窟
古代刻碑是怎么刻的?
主要有两种方法。
碑文由书家直接用朱墨写在石上,再由石工刻凿而成。
摹勒。即用双钩法将书法真迹钩摹于石上,再刀刻而成。书法名家的作品多用这种方法。因此以前的镌碑者往往与书法名家多有交往,许多碑石上落款不仅有书者,也有刻碑者姓名,可惜现在这个传统行当可能将要或已经消失了。
石刻是怎么刻上去的?
第一步:写碑,分为直接书丹、或者摹勒上石。
用朱砂直接在石碑上书写容易理解,摹勒上石有些复杂。
书法在纸上写好之后,晾干把纸贴放在碑上,然后用排刷蘸白芨水把纸洇湿,赶出气泡,使其平整地贴在石面上。
晾干之后,因为水里有一些胶质或者淀粉什么的,就不会和碑发生位移了。
然后石匠用双钩先划刻出字的边缘,然后再下刀刻。
1.找块石头打磨平整,雕出需要的花纹2.书丹上石:由书工用朱丹在石头上书写。
2-1.如果内容是前代书家的笔迹,则需要影拓上石或双勾上石。
影拓上石一般是用蜡烛照在有笔迹的纸上,使其投影在石头上,依此勾摹出外形。
如唐怀仁集圣教序记就是用这个方法 双勾上石就是把书迹的轮廓用细线描出来。如三希堂法帖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3.刻工镌刻。这个不用说了,唐朝有很多有名的刻工,如镌刻玄秘塔和神策军的邵建初、邵建和兄弟,但多数刻工的名字没有留下。以上是我根据以前看的一些资料进行的猜测,也许有不对的地方,尤其j是勾摹上石的具体做法,哪位知道请指点。谢谢
有哪些著名的汉代石刻作品?
汉代遗存的石刻作品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很多还是极具价值的书法珍品,是汉代书法实物的遗存和见证,也是现代书法家都要临摹学习的至宝,比如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袁安碑》、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汉司徒袁敞碑》都是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汉代篆书精品,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甘陵相尚博碑》也是难得的汉代隶书典范。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袁安碑》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司徒袁敞碑》民国拓片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甘陵相尚博碑》
【文藏来答】神道石刻的产生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但大多学者持“东汉起始”论。目前发现最早的属于墓前的神道石兽主要是东汉时期的。而东汉之前的西汉霍去病墓墓前石刻,一般被认为是神道石刻的雏形。
唐 乾陵神道石刻
李贤注《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说:“墓前于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神道一般指陵墓前开筑的大道,宽百米,是与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以东神道为主要道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著名陵寝制度研究专家杨宽先生指出,在墓前开筑神道,应和当时盛行上墓祭祀的礼俗有关。如同宫殿一样开筑便于群臣朝拜的大道。石像生则是神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载:“秦代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卫耳。”这些石刻被成对布置在神道的左右两旁。
秦汉时期,陵墓上开始出现石刻雕塑。霍去病墓形状像匈奴居地祁连山,冢上有坚石,冢前有石人、石马,至今尚存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虎、野人食熊、异兽食羊、卧猪、卧牛、石鱼等十数件,是我国现存早期石雕群中体积最大的圆雕作品。
西汉 马踏匈奴石雕 霍去病墓茂陵石刻 现藏茂陵博物馆
最具代表性的“马踏匈奴”是一件纪念碑式的雕塑,一匹骏马神态岿然,蹄下踩着一持弓握箭的匈奴人物形象,作挣扎状。骏马威武雄劲,匈奴卑琐丑陋,形象地表现了墓主人抗击外来侵扰,保卫国家安宁的英雄气概,所以这被视为中国古代第一个主题明确的纪念碑式雕塑。
霍去病墓石刻,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少府属官“左司空”署内的石匠所雕造。作者运用循石造型方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于一体,使作品兼有写实与写意的风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石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石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