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史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史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城文化名人
“万里长城第一人”的古建泰斗:罗哲文。
罗哲文(1924-2012),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著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史话》《中国帝王陵》《长城赞》等。
圆明园书籍资料?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以下是一些关于圆明园的书籍资料推荐:
1. 《圆明园》: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圆明园的历史、建筑、园林、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主编。
2. 《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部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题的历史***,作者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3. 《圆明园史话》:这是一部介绍圆明园历史和文化的通俗读物,作者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恩荫。
4. 《圆明园》:这是一部关于圆明园的大型画册,收录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历史资料,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
贵州蜂糖大山的巨石阵,是否为传说夜郎国遗迹?
蜂糖大山位于今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本寨镇,当地人称其为蜂糖梁子。其海拔约1659米,是镇宁境内最高峰,山脊长约3400米。
这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大石山,由于山高坡陡,很少有人登临山顶。故对山顶的具体情形,即便是祖辈居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也知之甚少。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直到该年初本县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登临此山。
在其登山的过程中他陆续发现该山的山腰及山顶有许多呈规则摆放的“巨石阵”。
经他下山一说,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山才逐步被世人所熟悉。
据他讲述,蜂糖山的主峰顶部是一块被植被覆盖的平地。在距离封顶以下2米处的草丛中有一排像是经过人工开凿及打磨过的方形巨石,它们依次朝南排列,这些巨石色泽不同于我们在山上常见的哪类青灰色岩石,它们全部为褐红色,且每一块巨石的重量都在几吨以上。
类似的巨石一直向东顺着山脊两侧像长城一样排列,其总长度约1000多米。不仅在山顶,在山腰茂盛的草丛中亦是有许多这样排列整齐的大方石。不仅如此,在山腰还依稀可见人工修造的石阶,除了石阶还有一些防御性的工事和建筑遗迹。
除石阵外,他还发现在主峰与东边第一座山峰的连接处的草丛中还有两段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墙。这两段石墙则是沿着山崖呈弧形向主峰方向包围。
除了他,之后陆续还有人在距离山脊不远处发现有一残留的古城门。该门长12米,高2.4米,宽1米,石门墙厚1.8米。在距离山脊下方100米左右的山腰处,还留有几处残存的石屋地基。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古代曾有人类在此山上居住过,不然不会在此建造石屋和这些防御工事。
崇山峻岭间的巨石阵,指的是贵州镇宁县海拔1600多米的蜂糖大山上,它是沿着山脊线由西往东的一面大墙,这个石墙高3米,厚1.8米,在山脊上拔地而起,石墙两边都是陡峭的地型,连人都无法站立,现存的石墙绵延一公里多,中间断开的是城门,年久毁坏了。
而为什么要在山峰上修建石墙,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连人都站不了无法守卫,每个石块重达数吨,怎么搬到山顶上去的,所有这些至今都是个谜。这些现存的巨石考证,距今有1700年历史,而1700年前的那个时代,贵州这个地方只出现过一个国家,叫夜郎国,对,就是那个夜郎自大的夜郎国,也是神秘消失的夜郎国,它一直存在到汉朝,最后被西汉成帝所灭。
当时的西汉帝国有1500多万人口,是大国,而夜郎国只有20多万,肯定是小国,但是在西南人烟稀少的地域,能有20万人口也是很有势力的,但在生产力低下的秦汉时期,统治者随便弄个工程动辄几十上百万民工,而夜郎国虽有20万,扣除老弱病残的,还能有多少轻壮年,还能征发多少人去。
在蜂糖大山上,除了石墙外,还有巨石堆积的形状,当地人称“石龙”,也就是贵州巨石阵,在草丛里还有红褐色的一面墙,长数百米,这些石料不是本地的产物,蜂糖大山产的石头是青灰色,巨石阵是青灰石块,而这红褐色石墙明显不是本地产物,这些石墙都是整块切割,有长方形有正方形,不是粗料,都是经过打磨的,是哪里运来的?怎么运来的?没人知道。
图为蜂糖大山遗留的汉代石刻日晷。
在当地有个传说,夜郎国历史悠久,最早是臣服汉朝,几次反叛几次依附,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派绥军将军杨仪率军来攻赫章,夜郎国后裔有的去前线打仗,有的带的老弱妇孺南迁到了这崇山峻岭中,这批人共有几万,就此隐居,并陆续修建了城堡,在今天镇宁当地还流传着“活死人墓”的习俗,就是当时人修墓,活人在墓里面躲避战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史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史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