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建筑风格黄沙,西域古建筑

gkctvgttk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域建筑风格黄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域建筑风格黄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意思表达了什么?
  2. 什么是鸣沙山的五色沙?
  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什么意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意思表达了什么

虽然在莽莽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

二句诗写出了戍边将士勇往直前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黄沙:指沙漠。穿,磨破。甲:铠甲。古时作战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楼兰:即汉时西域的鄯善国,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出自《古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这句诗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什么是鸣沙山五色沙?

鸣沙山&月牙泉

西域建筑风格黄沙,西域古建筑-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鸣沙山古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

因为来往的游人登山下滑时,沙随足落轰鸣作响,故称“鸣沙山”

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沙”

西域建筑风格黄沙,西域古建筑-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色沙环抱新月形水塘“月牙泉”,泉于沙中经久不枯,有铁背鱼、七星草生长于此,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所处沙山年均降水量为5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8倍,达2400毫米

但由于月牙泉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沙山风吹沙不落于泉,加之地下潜流经过此地形成众多泉眼,不断补给蒸发的池水才有了绵延至今的月牙泉。

西域建筑风格黄沙,西域古建筑-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票:
普通票:110元 (旺季5月1日-10月31日) 淡季55元
半票:学生、年龄60-69岁老年人及身高在1.2米-1.4米儿童凭有效证件和***
免票:现役军人、武警、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军校学员、残疾人、记者、70周岁以上的年人、1.2米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和***

ps:鸣沙山&月牙泉门票可以使用三天,建议在第一天下午进去看日落和星空,第二天早点起来可以看日出

在敦煌鸣沙山三件宝,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

月牙泉中的铁背鱼、七星草,传说吃了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鸣沙山上的五色沙粒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闪亮,不沾一尘。现在铁背鱼、七星草都没有了,唯独有的只是五色沙了。敦煌鸣沙山的沙子,如果你掬沙细看,就会发现山上的沙粒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称之为“五色沙”。晶莹闪亮,五彩缤纷,是鸣沙“三宝”之一。为什么沙分五色呢?这里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位将军所率人马的旌旗、铠甲为红、黄、绿、白、黑五色。他领兵西征西域获胜归来,兵入阳关,在鸣沙山安营扎寨。那时候的鸣沙山上并无黄沙,是座绿树成荫、水清草茂的青山。将军心想,兵马连日作战,十分疲惫,也该歇息了。便令刀枪人库,马放青山,好生休息。谁知有天黑夜,敌兵突然前来偷袭,众将士只得赤手空拳与敌兵撕杀,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积尸上万。敌兵获胜,正当得意之际,霎时黑风骤起,扑天盖脑的黄抄像暴雨一样倾泄下来,顷刻之间,将敌兵和尸体全部埋在下面,形成了累累沙阜,成为大沙山。以后,沙山每到刮风时,就轰隆鸣响,仔细一听,好似金鼓齐呜,又像刀剑撞击,人们称之为鸣沙山。刮起的沙粒有五种颜色,就是五色旌旗、五色铠甲变的。虽然古代传说不足为证,至少为止还没有一种更加合理和完善的解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什么意思?

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原句出自于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1、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白话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部分词语解释: (1)破:一作“斩”。 (2)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 (3)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域建筑风格黄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域建筑风格黄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鸣沙山 五色 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