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栏杆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栏杆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井边的围栏在古代叫什么?
井栏
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释例》详释“韩”曰:“以木为框,周匝于井,防人之陷也。其用与垣同,其质则木而非土。”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从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短脚木床形制来看,床四周竖有木板,和井栏一样都起到保护作用。
石幢桥历史?
你好,石幢桥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座跨越成都岷江的古老石拱桥,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550年)。石幢桥是成都市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之一,也是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石拱桥身造型优美,拱券高耸,桥面平整,两侧有石狮子和石马,整座桥体雕刻精美,考究细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近年来,石幢桥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拍照和游览。
石幢桥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石幢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由石头和青石板构成,长约70米,宽约5米,拱高约7米,拱径约3米。
石幢桥是成都市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被誉为“川西第一桥”。它曾经是成都市内的主要交通要道,是连接成都和邛崃的重要桥梁。现在石幢桥已经成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石幢桥建于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
石幢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塘镇西北部,跨越葑河,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作之一。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石幢桥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石幢桥全长约94米,桥面宽9米,由20个二坡拱组成,桥面呈弓形,桥身两侧设置护栏和石雕。
石幢桥不仅是苏州市的重要古迹之一,也是中国石拱桥的珍贵遗产之一。
石幢桥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顾坊镇,又称“步月桥”。石幢桥建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跨越县河,全长63.8米,为石拱形石板桥。该桥整个建筑结构庄重、厚实,具有古老的工程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是景德镇市昌江区历史文化名片之一。传说中,石幢桥施工时,用尽了整个顾坊镇的沙子和石头,因此称之为“石幢桥”,而“步月桥”的名称则源于桥上的“月轮门”,形似步月。
石幢桥被认为是中国现存建筑历史上的一座珍贵桥梁,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幢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多次遭受洪水侵袭和战火洗礼,但其坚实牢固的结构依然保存完好。石幢桥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昌江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装饰元素,成为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瞩目的焦点。
对古代街道繁华的描写【原创、详细】?
单单是这四方街,就有无限的情趣,流水在伴奏,水车在歌唱。
在晚上,漫步在这古老的街道上,脚踏青石板上,再望着皎洁的月光射在青石板路上,在倒映在两旁古老的建筑上,在这一刹那,白天的热闹和夏天一丝的燥热瞬间化为乌有。蟋蟀有节奏的在鸣叫,哗啦的流水声,这种感觉寂静又热闹,这种感受胜过北方夏夜的凉爽感觉。街道上并有形形***的各种人物。官员们骑了马,前呼后拥,在人丛中穿过;妇人则坐了小轿。在这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之间,有人挑担,有人驾车。有各种不同样式的车。有人使船,也有人在清明佳节出来游逛,在城门口路旁凭着栏杆悠闲地看水。这古代的街道倒是显了几分热闹,不似现代。若现代的街道是身着高贵衣衫的公主,这古代的街道便是小家碧玉了。或许我是呆在那现代的时间久了些,看到这街道心底涌出了好奇了。街道上很繁华,但是秩序很好,不会发生很是讨厌的吵闹声,只有小伙计们的呦喝声和脸上带喜庆的笑容,以及那些夫人们挑拣那些美丽衣衫的娇笑。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栏杆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栏杆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