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古代建筑,干旱古代建筑怎么形容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干旱古代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干旱古代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修红旗渠的真实历史?
  2. 万里长城建筑物的特点是?
  3. “冬暖夏凉”的窑洞是谁发明的?窑洞是怎样建造的?

红旗渠的真实历史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林州(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曾跌死跌伤多人。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干旱古代建筑,干旱古代建筑怎么形容-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由林县人民从太行山腰修建。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哈尔滨连接起来。

干旱古代建筑,干旱古代建筑怎么形容-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里长城建筑物的特点是?

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平原与丘陵地段如八达岭长城段,城墙是以沙土为内填充物,青砖包砌的方式筑成,能承载较大负荷。青砖制造简易,价廉且坚固,是平原与丘陵段长城的首选用料。

干旱与半干旱地段如嘉峪关长城段,城墙是以黏土做胶结材,一层层敷筑成城墙的,最后再抹一层黄土作为保护层由于土坯垒砌的城墙适于雨水稀少,天气干燥的地区,所以这种城墙最适用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干旱古代建筑,干旱古代建筑怎么形容-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山地段如司马台长城段,城墙是以沙砾为内填充物,条石包筑而成.高山地区岩石随处可见,将岩石雕凿成条石用于建筑长城,这种因地取材的建筑方式即简便又实用。

“冬暖夏凉”的窑洞是谁发明的?窑洞是怎样建造的?

给你一些我刚拍的我们老家陕西省绥德县的窑洞照片,除了最后一张是土窑洞外,其他都是石拱结构的,这些窑洞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刚刚经过翻修。土窑洞就是在密实黄土崖上掏出来的,石拱结构的窑洞就像盖石拱桥一样修建的,然后在上面压实1米左右的黄土叫“脑畔”就是窑顶,陕北降水较少,但不可忽略窑洞顶和周边的排水,一旦雨季渗漏,很难干透,又是湿陷性黄土,会造成基础下陷,倾斜等危险。所以窑洞有“十窑九行”的说法,意思是大部分窑洞有沉降并产生裂缝。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夏天如果不在窑洞里烧火做饭的话,会渗凉,容易的关节炎。现在的窑洞窗户大部分都换了玻璃,窗框也简单多了,以前的的窗框都是小格子还雕花。我家的窑洞还是麻纸糊的窗户,透气好,每年过年时换一次。虽然好久没有住了。我不专业,希望可以帮到你。

终于给你翻到一张券窑洞的照片:

这是一个景点建设的窑洞,真正住人的窑洞不是这样建的,里面的土是最后才挖出的,叫“倒窑旋”,但大同小异,他这里用的是砖,而且墙内打有钢筋拉接。反正和平常做法不一样,这应该算是掏土窑的做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干旱古代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干旱古代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窑洞 红旗渠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