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几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几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一步的长度是多少?
历代不一,如周,以八尺为一步,
秦,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定为长度单位“步”;还规定步的五分之一为1尺,300步为1里。据研究,唐代的一步为1.514米,1唐里折合454.2米。
现在我们所说的一步,没有固定的长度,因为人有高矮之别,步有大小之分,只好自己测量自己一步的长度。从前,曾经把一步看作是长度的一个单位,一步等于5尺。当时所说的一步,相当于成年人的两个“自然步”。
“步”的涵义。
步是会意字,字上面的“止”是左脚。下面反写的“止”是右脚。“步”字的本义就是行走,如徒步行走的士兵称为步兵。“步”字的字形是两只脚一前一后,所以又引申为跟随的意思。用脚走路,就会有一长段的距离。
“步”就引申为阶段,如:初步。用脚走路总要走到一个目的地,这样“步”字又有了地步、境地的意思。“步”字在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古人以举足一次为一跬,举足两次为一步。现在人们在估量距离时,也常说走了多少步。
一说弓箭中一步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定为长度单位“步”;还规定步的五分之一为1尺,300步为1里。据研究,唐代的一步为1.514米,1唐里折合454.2米。
一说一步古文里,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古代的跬就是现在的步,古代的1步实际上是现代2步.又有说“五尺为步”所以一步1.5米差不多是现在两个正步的距离,但事实事实上,古代的1步应该是1.3米,这里因为一可能古人比较矮所以步子小,二可能他们在测步子的时候用的是方步。古制的三百步大约是现在的500米。
古时街道为多少米?
每个朝代都不同,以唐朝为例。京城的朱雀大街宽150米,东西向各五条街的宽度在40到60米不等。顺城街的宽度在20到30米之间,各坊之间的街道宽度在50米左右,坊内的小街道会更窄一些。而到了明朝,大街的宽度在25到30米之间。小街在12到15米之间,胡同基本为5米宽。
唐朝时期百尺等于多少厘米?
唐朝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30.7cm);百尺自然就是九尺三寸了。
详细:
中国度制以尺为基本单位,由于历代尺度单量不一,尺的长短代有不同,在我国历史上尺度是由短变长的,周朝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五寸九分多;秦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七寸二分;汉同秦制,但新莽时,一百粒粟子挨个排列一列,其长为一尺,合二十三厘米,相当于现在的六寸九分;唐朝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清朝的一尺等于现在的九寸六分;现在我国使用的市尺长度是十寸,合三十三厘米.
由于尺的用途不同,我国的尺制历史上有三个系统.
一是律用尺.这是法定尺,也即官尺.“度之制,生于律,因考律而定尺,是为历朝定制”.八把古尺中的古律尺、周尺、工部营造尺都为法定之官尺.古律尺相传为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周尺是周时的法定尺;工部营造尺则是清朝法定之尺,清初,度量衡的标准沿袭明遗制,较紊乱,到康熙、乾隆时经过整理、厘定才渐划一,由工部制造法定器具颁发全国,统一标准,所以工部营造尺又名“部尺”.
二是木工尺.中国的木工因农业而兴起,木工造车及农具本应用律用尺,但自周代起,木工自造用尺,并师徒相传,自成一个体系.鲁班是木工之圣,所以木工尺又称“鲁班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几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几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