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工技技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工技技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建筑装饰有各种不同的手法?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也有很多。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中都有斗拱这个部件。在斗拱上有时也会贴金线石青、石绿来装饰斗拱。
在我们的梁枋上也可以看到我国传统的彩画,有的是苏式彩画,有的是旋子彩画,有的是金龙和玺彩画也会沥粉贴金。其他就是比如建筑上的窗户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法则?
《尚书》中提到中国古代建筑说: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意思是:上帝教导我们,有道德的(仁君)应该行善政;而善政的核心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与百姓有关的水、火、金、木、土、谷等事宜一定要认真地去经营。包括宫室营造 农业种植等等与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在内的一些善政应该遵循“正德、利用、厚生”三个原则。
实际上土木已经包含在这三个原则里了,而这三个原则有个核心概念就是“和”。
“和”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所以说,土木这样一个以房屋建造为主的工作,在大禹的心目中也属于应该由“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所指导的。
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统治者自身的品德做起要“正德”。比如说统治者不能把社会财富都用于自己的宫室营造和生活,要做万民甚至是万国的表率。帝王做表率,这是一个概念,就如我们现在看故宫正殿还有“表率万邦”;第二、经营这一切包括居住的宫室、房屋它基本的原则是好用 “利用”,这一点跟西方建筑思想就通了,要便利日常的生活、利用;第三、无论是居室的土木之功,还是农业的水利工程等等,这些的目的要有利于百姓的生活、繁衍、“厚生”所以“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古代建筑与现在不同,有着与当时的社会体系相当的严明制度,属于古代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人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对于其所使用的的建筑物的造型、规模、风格等方面都有限定,在建筑物的屋顶、脊兽、开间、斗拱、台基,乃至彩画和色彩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制度。
中国传统社会以“礼”治国,早在周代建筑等级制度即已形成。如《周礼·考工记》记载:“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伯城方五里,子男城方三里,不得僭越。”
中国古代建筑有许多数字上的讲究,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所以在建筑中凡用九的数字就是最高等级,例如开间九间、台阶九级、斗拱九踩、门钉九路、屋脊走兽九尊等等。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又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例如故宫城楼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建筑群根据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既要满足向阳、防风的功能需要,也要符合古代礼法的制度。
古代建筑用什么工具测水平?
最早在尧舜时期,据传有一工官叫“垂”,他发明了规矩准绳,准绳就是用来调整水平使用的。
后来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一书中,也有记录如何定水平的方法。
【引】水之,以眂(视)其平沈之均也;
量其薮以黍,以眂其同也;
权之,以眂其轻重之侔也。
故可规、可萭 、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注】萭Yu三声,古时的一种草
有句谚语,叫一碗水端平,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用相应的器皿,在内部用漆汁画线可做刻度,然后就能用来测量水平。
其他的一些方法:
画沙法:一般在砌墙结束后,需要上房梁。那么在上梁时用水在房梁两侧做完水平后,只需在梁下地面铺砂,系一垂绳缓慢拖动过梁中那段,这样以目视平,就能得到最准确的水平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工技技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工技技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