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南北行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南北行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北古建筑的著作?
平遥城墙
是现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是研究古代筑城的珍贵资料。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楼,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的“祖庭”和“释源”,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
南北双塔的建筑特征?
涿州双塔,是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城内东北隅,现属双塔办事处天桥街辖区。两塔南北对峙,南塔称“智度寺塔”,北塔称“云居寺塔”,双塔因寺得名。但两座寺院不知毁于何时,各仅存佛塔一座,合称“涿州双塔”。
双塔均为八角形砖仿木构楼阁式舍利塔,彼此相距300米。南塔五级,通高44米,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塔六级,通高56米,始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双塔时代特征明显,颇具辽代建筑风格,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涿州的双塔也能登塔瞭望,有“料敌”功能。
东西塔是泉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寺内,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东塔名镇国塔,高48米多,西塔叫仁寿塔,高45米多。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
中国古建的屋顶坡度根据南北地方来分,分别有哪些不同?
中国古代木造屋盖 有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卷棚顶等多种样式 一般来说 民间常用硬山和悬山 屋顶的坡度在历史上是从平缓向陡峻演化的 到了明清时期 不管是皇家宫殿 园林建筑 还是民间住房 屋顶的坡度都超过了45度 而屋顶坡度在地域上的区别则不是十分明显 事实上 对于北方的建筑 屋顶坡度是【越陡越好】的 因为积雪不像雨水 由于摩擦力大不容易下滑会导致坍塌 而南方的屋顶则是【能缓则缓】因为雨水下滑的过程中带着动能 缓和的屋顶可以让水流下屋檐时飞得更远而不至于汇集在房屋周围导致内涝 其实在历史上南北建筑的差异一直在缩小 特别是明清 南方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就是北方风格而圆明园 颐和园 的很多园林景观是仿照南方园林建造的 所以想把南北风格掰尺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屋顶坡度还是那句话 【时代差别】大过于【地域差别】 南北风格主要还是看细部装饰
为什么房屋都是南北向的?
原因是多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日照。任何人都喜欢阳光充足的房子,如果喜欢阴暗的人可以无视我
南北向的房子他的阳台,窗台等接受阳光的有效时间最长。有效照射对太阳角要求很高,如果是向东的窗户,夏天早晨的太阳正好完全垂直照射窗户,那个房间温度和烤箱差不多,朝西在晚上夕晒很严重。朝南的房子因为中午太阳射角高,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随着纬度升高(北方),太阳的斜角会加大,同样面积下太阳的照射会降低,因此会增加正南北的要求
如果你做过建筑设计的日照分析(用天正的满窗日照),你就会知道建模时,有效日照时间为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共六个小时,如果建筑朝向向东转过每15度,下午的有效时间就缩短半小时,原因就是射角太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南北行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南北行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