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石刻艺术,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特点

gkctvgttk 3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石刻艺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足石刻开凿背景?
  2. 囊山寺石刻介绍?
  3. 古人是怎样把字刻成石碑的?是写在石头上再刻的吗?

大足石刻开凿背景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山寺石刻介绍?

囊山寺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内最著名的景点是其石刻艺术。囊山寺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之一,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建和扩展。石刻内容包括佛教***、佛像、神仙、历史人物等,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高达71米,栩栩如生。囊山寺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古代建筑石刻艺术,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特点-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囊山寺石刻的介绍

山上有登瀛阁:旧为南宋状元黄公度读书处,阁额"登瀛阁"三字,为黄公度中状 元后宋高宗御笔特赐。黄公度乃莆田城内黄巷人,少年时寄于鳌山姑母家,在山上 结庐苦读。有志载:登瀛阁曾毁废,明万历年间,国子监祭酒、左春坊使林尧俞再建 一座七层石塔于其上,为船只夜航标志,与海上的塔仔塔遥遥相对。二十世纪初, 莆田人下南洋,船走三江口,石塔成为家山最后的象征

山上有雁阵:又名昭灵祖庙,宫中一块拜石,有几道天然裂痕,裂痕交错处略 显凹型,中有一小孔,习习生风,用水注入,终不见溢满,亦不知流往何处。雁阵山上有真君庙堂:称昭灵祖庙,因建于雁阵山上,俗称雁阵宫。雁阵宫古 色古香,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甚为壮观。配殿奉祀首创晒盐法的陈应功。为此香 火兴旺,是涵江主要道教庙观,游人、香客络绎不绝。雁阵宫中一块拜石,有几道天然裂痕,裂痕交错处略显凹型,中有一小孔,习习生风,用水注入,终不见溢满, 亦不知流往何处。传说先有此石,再依石盖庙,人称为"龙眼风"拜石。

古代建筑石刻艺术,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特点-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明宣德八年(1433 年)增建斋房 300 间。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雍正、光绪 与民国年间陆续所建。囊山海拔 639 米,多为***的花岗岩,因山峰形如古人坐褥 上的"隐囊"而得名。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 山献 "之称,为"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古人是怎样把字刻成石碑的?是写在石头上再刻的吗?

告诉你,首先把字样在纸上临好,贴在石头上就可以。如果功底好,在石头上-定要打上格子,再刻,草书要有胆量把握熟练直接刻就可以了。包括人物风景都可以。大块黄蜡石雕刻风景石庭院摆放小型吨位黄蜡石,你知道庭院中造景的黄蜡石是怎么来的?下面介绍介绍,黄蜡石***多,种类丰富,各式各样的天然黄蜡石经过数年各种风化、动力冲刷,演变而成的。黄蜡石的石质就会比较坚硬,表面也被冲刷成美丽的纹理,天然黄蜡石除了可以庭院摆放造景,由于黄蜡石石质坚硬,有亮丽的***,吸引人们的眼球,***调也使人愉悦。所以在搭配上中国汉字,放在公园广场,户外可装饰地方,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代建筑石刻艺术,古代建筑石刻艺术特点-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黄蜡 石刻艺术 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