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底部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底部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建筑柱子下面的石头叫什么?
在古建筑木柱,根部的石头垫叫柱础石。
柱础石是古代汉族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就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汉族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蹋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另一侧面反映古代汉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一个缩影,是汉民族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
柱础:古代建筑构件一种,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柱础石名称起源
其名称起源甚早,墨子一书中即记载:「山云蒸,柱础润」。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而在本省则称之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
古代别墅描写?
.《水龙吟·外湖北岭云多》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历史上那些王公贵胄的府邸有多大?他们的护卫,府兵都住哪里?
谢谢小秘书邀请。 王公就是王爷公爵,贵胄指贵族的后代,都属贵族阶层。
明朝时期,凡与皇室沾亲带故的都要分到全国各地,未经允许是不能来京城的。这样助长了皇室宗亲在地方上形成自己的势力,容易引发叛乱,如燕王朱棣造反成功。
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规定所有的皇嗣都必须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眼皮底下,所以北京城内有了众多的王府。这里仅以清朝规制来叙述,供网友留个大概印象:
王府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4个等级,王府是最高等级的。清朝在北京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多座,其中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还有若干贝勒府、贝子府。
清朝王爷们的王府规模不尽相同,都是估算值。如睿亲王(多尔衮)的王府宽96米,长123米,算下来有11808平方米;恭亲王(奕訢)王府面积达到了59400平方米;郑亲王(济尔哈朗)王府也有43968平方米;愉郡王(康熙帝15子胤禑)府有44500平方米。
不过,王府的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更无所有权和继承权;如果亲王没有子嗣继承其爵位,或被罢黜,王府是要收回的;王位继承是递降的,亲王的儿子只能是郡王,当然不能住在亲王府,也有几个铁帽子王例外,他们的府邸是不收回的,如礼亲王府,肃亲王府等。
王爷的卫队人数也不相同,亲王有护卫20人,郡王有护卫15人。
王府编制大致如下:管事官1--2名,都戴三、四品顶戴与花翎;庄园处5--6人,都从四、五品官级;回事处5--6人,都是些五、六品官级;随侍处5--6人;司房5--6人;家庙3--4人 ;厨房10人;茶房3--4人 ;花园10人 ;大小书房10人 ;更房10人;马圈10人;轿夫10人;园寝(皇帝坟叫陵、王爷叫寝) 10人等,总计上百号人。
楼主,想要知道那些王公贵族他们的府邸有多大,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像现在保留比较完整的在国内的恭亲王府,曾经还做为和珅等的府邸!现在的恭亲王府总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米,在历代王公贵族府邸中算比较大且保存完整的。当然历史中肯定还有超过6万平的,但一般肯定会低于那个数字。
至于府兵住哪里?当然是住在专门的别院中。
为什么古代的建筑喜欢用圆形的立柱支撑建筑?
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以北京天坛祈年殿为例;本着“天圆地方"的理念,祈年殿的基座是方形,而祈年殿本身是圆柱形,三层穹顶塔状复盖。里面靠外圆是十二根圆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靠中间又有四根圆柱子支撑着穹顶中间部分,象征一年四季。这些圆柱之间相对有横樑丶椽子交差联接,榫卯结构严实合缝地将这些木件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圆形的建筑,圆形的穹顶将重力均匀地分配到了下面各圆形柱子上,既牢固又美观。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古代建筑多以木材、砖瓦为主要材料,以立柱、横梁、椽檩等为构件,以榫卯紧密吻合为相接方式,而构成的独具风格的建筑。它的立柱为何多***用圆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就地取材、方便实用。
因古建多以土木为建材,古时因生态良好森林茂密,建材随地可取,立柱乃建筑的主要承载者,须择坚固结实的建材,所以高大粗壮的树木便成了最佳选择。
二、便于装饰。
因古建的用途不同,所以其建筑风格也迥异,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特征,在完成建筑的主体后须对其根据用途进行相应的装饰美化,立柱便是重要的装饰之一,会在上面雕刻、绘写一些与其用途相符的图案,特别是大的殿堂会根据需要雕刻龙、凤、祥云等,圆形立柱便于雕刻装饰。
三、圆形立柱内涵丰富。
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涉及力学、人文学、美术等方面。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会更讲究风水学,设计者会把主人的喜好、信仰等理念融于其中。“圆”就其意而言有圆满、团圆之意,特别是古人信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这种表示吉祥的“圆”也就集中体现在了建筑之中。
古代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封建集权的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天地日月、神明祖宗的膜拜、以及对各种学派的信仰,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建筑的内容和形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底部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底部结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