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考虑要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考虑要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乡村建筑要素包括?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面宽与进深
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若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若干个单间的进深则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
古建筑面宽(指明间面宽)的确定要考过虑到许多方面的国素,即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则),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面宽的确定还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用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柱高与柱径
古建筑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筑,如长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根椐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已知面宽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已知柱高、柱径也可以推算出面阔。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收分侧脚
中国古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七,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各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为3厘米,***定柱根为27厘米,那么,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中国古建筑存在很多“三分为一”的现象,就是一个整体分为三部分。
柱子分为“柱顶、柱身、柱础”三部分;
中国古建中的三分为一不只是在立面,还有平面的院落组合方式、柱子的三分为一、台基部分的三分为一等等
中国古代建筑以什么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建筑以大屋顶、木构架、高台基著称于世,形成了“天覆地载,中流砥柱”的结构形式。
古建筑的大屋顶等级森严
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一样,森严分明。最高规格的叫做庑殿顶,宋朝时叫做四阿顶,它有一个屋脊和四面坡,常见于顶配规格建筑,明清时只有***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如果再加一层短檐,便可升级为重檐庑殿顶。故宫的午门、太和殿,都是重檐庑殿顶,足以见这种大屋顶的高贵。
最简单的木构架结构由4根立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搭檩,梁柱之间用枋连接,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逐渐缩短,最终形成由一根独立短柱支撑檩条的结构,构成整体木构架。
台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是建筑物立面构成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一方面为立面提供了坚实的基座,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庞大屋顶带来的头重脚轻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建筑立面的稳定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考虑要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考虑要素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