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80米建筑,古代建筑多高

gkctvgttk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80米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80米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在古代八十斛等于多少斤米?
  2. 八十尺多少米?
  3. 大桥的圆拱跨度为80厘米?
  4. 清朝十步是多少米?
  5. 在古代建筑中,有避雷设施吗?有的话是怎么安装的?

在古代八十斛等于多少斤米?

4800斤。

 唐朝之前1斛=60kg,宋朝开始,1斛=30kg。

古代80米建筑,古代建筑多高-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

宋朝开始,改为1斛 = 5斗,而1石 = 2斛。

在苏、浙、皖的很多地方,1斛 = 2斗5升。

古代80米建筑,古代建筑多高-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八十尺多少米?

八十尺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长度单位,是当时使用标准长度单位。在《汉书·表志》中记载:“八十尺,大步伐二百步而成,其长七十余步,其宽五十余步”。从这里可以看出,八十尺的长度约为21.33米。根据国家规定,1尺=0.3米,所以八十尺=24米。因此,八十尺等于24米。

大桥的圆拱跨度为80厘米?

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

古代80米建筑,古代建筑多高-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清朝十步是多少米?

15米左右。

清代一步等于五尺,一尺(量地尺)合34厘米。

一步两步是量地单位,需要用量地尺来计算

现在通常所说的步,只是迈开腿一步,

一般都按70到80厘米一步来计算。

古人的步,一步两跬。

就差不多是1米5的样子了,

所以清朝的十步应该就是现在15米左右。

古代建筑中,有避雷设施吗?有的话是怎么安装的?

《明世宗实录》记载: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至午门等处,在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四月丙申,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骤起,由奉天殿(即太和殿)延烧至谨身(即保和殿)、华盖(即中和殿)二殿,后文、武楼(即体仁阁、弘义阁),奉天门、左顺门、右顺门至午门外左右廊尽焚毁。

《明神宗实录》记载: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六月已酉大雷雨,火灾至西华门楼

明朝期间皇宫经常遭受雷击起火,由此推断明朝以前应该是没有避雷设施的。如果皇都没有避雷设施,民间的建筑应该也不会有。至于清朝没有记载,现在故宫避雷针是后装上去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中国的古代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木构建筑,既然是木构建筑,那防火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雷击失火往往是这些木构建筑失火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数据来看,作为最重要的皇家宫殿群故宫,在明清两代800多年间里就有失火80多次,其中雷击失火是重要方面。

在故宫建成后的第二年,作为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电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将其化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炉灶,花了3年的时间才全部复原。

那么,例如故宫如此重要的***宫殿群都没有做好避雷工作吗?

明代的时候,国人还不懂避雷针的作用,故宫的格局在明代也更加紧凑,所以明代时期故宫的火灾远多于清代。清代康熙以后,随着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故宫也开始使用避雷针来防御雷击火灾。我们知道,我们的木构建筑中屋顶梁架两侧各有一个鸱吻,鸱吻既可以起到保护木构梁架的作用,也是古代避火神兽,当然,它的避火功能只能体现在迷信中了。

但是,人们利用鸱吻这一宫殿建筑中的最高点,也是雷击最集中的点,在鸱吻的口中安放了一块铁片,就像鸱吻的舌头一样,然后,把铁片连上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就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

当然,这种简易的避雷针的作用有限,建国以后我们在故宫大量的木构建筑上进一步安放避雷针,以更好的防御雷击。针对故宫的建筑特点和陈列展示的设计,现在的故宫避雷设备多种多样。如有正脊的屋顶***用双支针状, 四角攒尖屋顶***用单支针状, 对金属鎏金宝顶和金属屋顶充分利用接地, 如紫禁城四角楼利用鎏金宝顶、雨花阁利用屋顶的染金龙身接地等。下图中沿着脊兽的铁丝就是避雷设备的接地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80米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80米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故宫 木构 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