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线描画古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线描画古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都是线条的画是什么?
这幅画就是《狮子林》,是吴冠中在1988年画的一幅画。
他取景江苏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这幅画中全是“乱七八糟”的线条和墨点,仿佛一个小孩随意在纸上玩耍留下的痕迹。但这是吴冠中结合了外国抽象画和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绘画技巧。2019年6月2日,这幅画在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1.43亿的天价,在国内引起了热议。
叫线描,一般就和古代的工笔画差不多,线条很流畅。
要是算上速写的话,只有一小部分,没有明暗***的,一般也叫白描。
星月夜,也被译为《星夜》。1889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在圣雷米的一家***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作品。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东方古代素描的特点?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同样得到验证。
1.我们可以从中国早期的岩画、彩陶纹样中窥见到素描的维形。具有纯朴稚拙、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用色单一等特点,反映出中国素描最早的面貌。
2.商、周的青铜时代,雕刻纹饰以线为主,造型夸张变形,纯朴古拙、抽象与具象并存,这些特点在青铜器上淋漓尽致地显示出这一时期绘画造型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3.秦汉时期的美术有了更大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雕塑作品中看出人们造型能力的提高。画像石和画像砖虽属于雕刻,但在造型、构图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绘画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传统素描也随之进人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
(1)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见解。
(2)顾悟之的作品“如春蚕吐丝”、“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用富有节奏感的线条来勾勒轮廓、衣褶和形象结构,对传统线描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南朝绘画评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陚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5.唐代画家吴道子创“白描”画法,使中国传统素描以线为造型手段的形式得以成熟,其线描遒劲奔放,变化多端,人称“莼菜条”描。
6.宋代画家李公麟将传统白描技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白描非常简洁优美,其中蕴含着古雅朴素之美。
《清明上河图》是写实画作,那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儿?
《清明上河图》故宫本定为张择端的真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国宝级文物。画卷以全景式构图,写实的手法呈现北宋末期工商业发达的社会面貌,对北宋都城汴梁繁荣的经济与民俗风物的描绘,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俗的状况。整个画卷的各个场景在画家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学术上认为《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1,作品体现了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古代画家“目识心记”深厚的默写功底。
2,线描技法已经达到成熟和谐完美的高水平,突出体现了我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的技法特色。
3,人物刻画、景物描绘达到形神毕肖、生动准确的神品之作。
4,中国画传统的“散点***”布局的典型。
5,界画、山水、人物融为一体的以工带写,以写润工的典范。
6,显示画家高度的组织技巧和概括现实生活的能力和范例。
7,研究宋代社会的综合形象史料。
《清明上河图》是闻名世界的娟本白描淡色长卷风俗画。我国古代写实主义的杰作,早西方绘画七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线描画古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线描画古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