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颐和园古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颐和园古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哪些?
颐和园,虽然是在北京,但是它的艺术风格却有着极其浓厚的江南园林的色彩。比如:谐趣园是从无锡寄畅园借景借过来的,长堤则又是模拟了杭州的苏堤,甚至就连长堤上的桥也与苏堤上的桥大同小异。
玉泉山上塔的借景,看着有没有杭州西湖边上保俶塔的感觉呢?所以,它是江南风格!
颐和园建筑布局及建筑特点?
如下:
1、建筑布局:
万寿山和昆明湖: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这些建筑大致可以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1。
中轴建筑群体:排云殿、佛香阁景区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部分。这些建筑包括殿、阁、廊、亭、桥、坊、碑等,约两万平方米,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气势巍峨,金碧辉煌2。
长廊: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廊子,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13。
2、建筑特点:
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这部分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4。
依山自由布置: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4。
艺术价值: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1。
颐和园和圆明园建筑风格差异?
圆明园是1709年建成的,颐和园是1750年建成的。圆明园和颐和园内部的景观不同,圆明园以建筑为主,颐和园湖山占据的面积大。圆明园和颐和园都遭受过破坏,但是颐和园被修复过,圆明园没有。圆明园和颐和园现在保留的程度不同,圆明园很多只剩残垣,颐和园还保留很完好。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外形结构特点?
一 历史背景 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
二,颐和园的外形中万寿山的外形像一只蝙蝠,昆明湖的外形像一个寿桃,所以万寿山加上昆明湖是福山寿海。
颐和园的内部结构中其中每一亭殿,下部都由挺拔、坚实的立柱支撑,以直线为主;而上部的房顶则由犬牙交错的飞檐组成,以曲线为主;殿宇轮廓多呈长方形,而中央顶部的穹窿藻井则为圆形,直曲、方圆巧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颐和园古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颐和园古建筑风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