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怎么学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怎么学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固定?
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和日常器具的一种结构组合方式,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由于缺少钉子、螺丝等现代的金属固定件,能工巧匠把质量优良的木材进行砍削加工,将凸出部分的构件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两种不同类型的木构件***用凹凸卡口结合的连接,达到不用钉子和胶水,可使建筑构件外表无缝隙、结合稳固,力学合理,可反复拆卸组合的优良特点。榫卯结构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榫卯结构的“楼层地板”。榫卯技术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伟***明,是世界公认的最天然、最符合力学结构的建筑连接技术。榫卯技术大到房子的修造、小到家具门窗、古代玩具华容道、鲁班锁的雕刻都广泛存在,常用的榫卯类别有柱头榫、柱脚榫、燕尾榫、套榫、报肩榫等几十种方式。
水泥作为粘合剂,在建筑上的作用不言而喻,水泥在中国的大规模使用已经是近代以后的事。水泥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古罗马时代利用火山灰与沙子,石灰等调配成早期的水,但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和长江流域没有火山,自然也就不会火山灰。
古代缺少水泥确实对我国的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不以石材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不过,我国古人的智慧是属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没有粘合剂,古人就发明了榫卯结构。
一、屋顶的材料。
古人常用的屋顶材料一般是琉璃瓦和陶瓦来进行建造屋顶,琉璃瓦比较华美还能够在阳光下折射出绚烂的光芒,所以常用于***的建筑雍容高贵华美,例如,故宫博物馆中的建筑屋顶。陶瓦就比较平民化的建筑材料了,使用比较广泛,在我国南方现存的苏州园林等都能看到陶瓦的身影。
二、框架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期和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2)三国时期,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4)隋唐两代,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
(5)宋元两代,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6)明清两代,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1. 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之前)
这一时期文献与实物缺乏,殷商以前实物可考很少,但近年有一些考古发掘。
2. 西汉时期(公元前204年——公元前200年)
文献记述丰富,实物遗存少,有大量的墓记、石刻、明器、墓室。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90年)比较重要的时期
宫殿、佛寺大量建造,受外来影响,已脱离汉时期格调,有创新之风。遗存多为石窟、佛塔、陵墓等。
4.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6年)
城市、宫殿、佛道寺观达到鼎盛,现存有石桥、木构佛殿、大量砖石塔及石窟寺、壁画表现物等。
5. 五代和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128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怎么学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怎么学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