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质建筑防腐,古代木质建筑防腐技术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木质建筑防腐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木质建筑防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书籍怎么防腐保存?
  2. 古代时书籍怎么防腐保存?

古代书籍怎么防腐保存?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

古代染纸用一种名叫黄檗的植物汁浸染纸张,黄檗汁色黄,有防虫蛀之特效,敦煌石室的经卷,保存了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古代木质建筑防腐,古代木质建筑防腐技术-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用密度较小、结构较为疏散的纸,如:用含竹纤维的日历纸,生宣纸,撕薄的纸巾夹在书页中

二、因为木质在室温下恒温遇空气中的水汽容易产生反应,所以最好书脊向内或不要接触到书柜,仅排列在一起便好;

三、家中书柜一般贴墙,用手指在石灰墙上抹,若感觉水分少、不湿手且有腻感,室内湿度应在50%以下,此时可以打开书柜通风透气;

古代木质建筑防腐,古代木质建筑防腐技术-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用塑料袋加入相应的炭粒,将要保管的书籍密封,压缩里面的空气,隔段时间再重新整理。

五、以民国文献为例,有研究表明,国家图书馆的 67 万册民国时期文献中,达到中度以上破损的占 90%以上,民国初年的文献破损率几近100%,已经难以提供借阅服务。还有研究人员南京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的民国文献进行考察,南京图书馆 114 种样本平均 pH 值为4.395,重庆图书馆 114 种样本平均 pH 值为4.465,说明两馆民国时期图书同属重度酸化,其中南京图书馆 pH 值在 5 以下的占95%,重庆图书馆则占比 87%。由此可见,对民国文献这类酸化严重的文献进行脱酸是十分迫切的工作,如果不进行脱酸处理,这些文献在 50-100年后也许就会完全丧失机械强度,损毁殆尽。而对于其他时期已经酸化的文献,视酸化的轻重情况也应进行必要的脱酸。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批量脱酸处理。

书籍批量脱酸的好处

古代木质建筑防腐,古代木质建筑防腐技术-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脱酸技术是当前保存某些酸性纸文献原件的一种选择,这是由于它确实可以去除破坏纸张纤维素分子链的最大危害因素—酸。还有一些研究表明,  脱酸也可以阻止纤维素的氧化降解,纤维素的氧化降解同样使纤维素链长被打断使聚合度下降。通过脱酸处理,还可以在纸内残留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可显著地稳定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防止纸张变得脆弱和易碎。这种稳定性减缓了纤维素分子中的长链被切割的酸水解反应,从而能够保持其链长,使纸张的强度比有酸的状况下维持更长的时间。有文献指出,经脱酸后的纸质文献,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中,可延长其寿命约三倍。

脱酸适于尚未发展到脆化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酸性纸,纸质相当脆弱并易破碎的纸是不宜脱酸的,或只能修复后才可以考虑脱酸。因此,对于必须保留原件的酸性纸文献,最佳的选择是首先脱酸再置于最佳保存环境中保存。若是没有条件做到首先脱酸的,也需要在纸质尚柔韧的状况下脱酸。若必须保留原件的酸性纸文献已经脆化,就必须先修复使其形体完整后再考虑脱酸。

古代时书籍怎么防腐保存?

一、用密度较小、结构较为疏散的纸,如:用含竹纤维的日历纸,生宣纸,撕薄的纸巾夹在书页中

二、因为木质在室温下恒温遇空气中的水汽容易产生反应,所以最好书脊向内或不要接触到书柜,仅排列在一起便好;

三、家中书柜一般贴墙,用手指在石灰墙上抹,若感觉水分少、不湿手且有腻感,室内湿度应在50%以下,此时可以打开书柜通风透气;

四、用塑料袋加入相应的炭粒,将要保管的书籍密封,压缩里面的空气,隔段时间再重新整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木质建筑防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木质建筑防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文献 古代 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