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类纪录片

gkctvgttk 2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峡出平湖观后感?
  2. 哪里可以找到关于地铁、高铁等中国交通建设的记录片?
  3. 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超高层建筑黑科技有哪些?

高峡出平湖观后感?

今天终于要到三峡大坝去参观。太阳刚刚露出笑脸,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上了车。

在车上导游介绍三峡大坝全长三十公里,全部用花岗岩修建而成。因为花岗岩有防震、防火、防潮的三大特点,是世界建设者公认的修大坝最好的材料。三峡大坝发电输送到全国大部分城市创造了一百多项世界纪录,七百多项发明专利。

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类纪录片-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截流纪念园。通过参观和导游讲解,我们知道了长江截流是用巨大的石头来填埋的。我仿佛看见上百辆大卡车装着巨石宛如一条长龙向前驶去。

在坛子岭上颇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如此的令人震撼。我无不感叹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啧啧称赞的同时我们还不忘拿起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留到日后细细品味。站在坛子岭最高点鸟瞰整个三峡大坝宛如一条卧着的巨龙,将整个长江分成两段。上游江水波涛汹涌,下游则如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在经过三峡大坝前正好遇到泄洪放闸,江水奔流而下,宛如一匹匹脱缰的野马齐头并进撞击在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晶亮的水花。

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类纪录片-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回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三峡大坝不就是民族强盛的证明吗?我不禁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骄傲和自豪。

哪里可以找到关于地铁高铁等中国交通建设的记录片?

本人没有收藏这类的纪录片,只是看过有关的报道和其他人发布的资料,刚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铁的时候,基本上各地方媒体都有报道,毕竟如此大范围的建设高铁,对国人来说,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谢邀。

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类纪录片-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超级工程很震撼,第三集讲的是 北京地铁网络,一个立体的轨道交通网络辐射于北京的地上地下

2.中国高铁。全程讲的是中国高铁的发展

3.辉煌中国。讲的是复兴号。

4.厉害了我的国。

5.大国重器。

6.中国公路。

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超高层建筑黑科技有哪些?

谢邀。《大国重器》讲述了很多高科技,其中题主说的超高层建筑技术确实非常引人注目。

现在中国发展速度这么快,一幢幢高楼大厦就是佐证。而支撑高楼的超高层建造技术,无疑就显得更为关键。

现代社会,工程机械制造水平和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在中国迈向科技强国,不断攻坚克难的当中,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更极端的工况,更难挑战的技术。因此,促成了一批强悍的基建神器的诞生。

聚焦到建筑行业来说,高楼的高度越高,对于技术的要求就越高。300米以上的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的一道门槛,而500米则是一个更难的关口,因为这对建设平台的稳定性和承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国重器2》第三集《通达天下》里,讲述了中国的超级装备技术---智能顶升平台。这个盖楼的金刚钻,正在建造的是武汉绿地中心。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建筑高度为636米,是目前中国在建第一、世界第二高楼。据片中所说,建设这样一栋楼的物料和装备,总共有五六十万吨,是300米建筑的两倍,建设风险更是比300米高楼大了4倍。

纪录片所记录的时机,正是武汉绿地中心冲击500米高度的时候。在当天的风力作用下,500米大楼的横向摇摆幅度可以达到1米,是什么样的技术能hold住这样的高楼?答案是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智能顶升平台。

据纪录片里所说,这座造楼机足有4.5层楼高,身高39.3米,体重2000吨。它的顶升力达4000多吨,让千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在8级大风中平稳进行,能达到4天一层的建设速度。最重要的是,这个中国建筑“神器”为世界首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纪录片中国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国 高铁 三峡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