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实战技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实战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描写古代建筑的四字词语?
飞阁流丹、重楼飞阁、雕梁绣柱、雕梁绣户、雕栏玉砌。
一、 飞阁流丹
释义: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白话释义: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阁檐飞架,丹漆鲜***滴,下视空不着地。
二、重楼飞阁
释义:重:重叠;飞阁:高阁。形容楼台高阁很多。
出处: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瑶光寺》:“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
白话释义:在城内作光极殿,于是叫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建造楼房飞阁,遍城上下,从地上望去,有像云一样。
三、雕梁绣柱
在古代建筑中,有避雷设施吗?有的话是怎么安装的?
《明世宗实录》记载: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至午门等处,在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四月丙申,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骤起,由奉天殿(即太和殿)延烧至谨身(即保和殿)、华盖(即中和殿)二殿,后文、武楼(即体仁阁、弘义阁),奉天门、左顺门、右顺门至午门外左右廊尽焚毁。
《明神宗实录》记载: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六月已酉大雷雨,火灾至西华门楼。
明朝期间皇宫经常遭受雷击起火,由此推断明朝以前应该是没有避雷设施的。如果皇宫都没有避雷设施,民间的建筑应该也不会有。至于清朝没有记载,现在故宫的避雷针是后装上去的。
避雷针是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的,他在雨中放风筝引闪电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富兰克林认为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所以他在雨中做实验,据此发明了避雷针。
不过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关于避雷措施的记载,在唐代的《炙毂子》一书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法国的旅行作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也记载过:在中国的宫殿屋脊两头,都有两个昂起的龙头,龙头里会装有金属舌头伸向天空,然后舌根会链接一根细铁丝直通地下。看法国人的描述,这个龙头的设计已经和现代的避雷针很相似了。
从上面两则资料的描述来看,我国古代是有原始的避雷针的,但是效果怎么样现在不好判断。因为在明清两代,故宫做为皇帝的家,总共发生过80多次大火,大多数是由雷击引发的。
我国古代的建筑一直是以木制结构为主,极易引发火灾,而雷击就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故宫的三大殿,它们为了突显皇帝的威严,建的格外的高大,被雷击的概率要比其他宫殿更大。
这个问题问的好,中国的古代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木构建筑,既然是木构建筑,那防火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雷击失火往往是这些木构建筑失火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数据来看,作为最重要的***宫殿群故宫,在明清两代800多年间里就有失火80多次,其中雷击失火是重要方面。
在故宫建成后的第二年,作为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电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将其化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炉灶,花了3年的时间才全部复原。
那么,例如故宫如此重要的***宫殿群都没有做好避雷工作吗?
明代的时候,国人还不懂避雷针的作用,故宫的格局在明代也更加紧凑,所以明代时期故宫的火灾远多于清代。清代康熙以后,随着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故宫也开始使用避雷针来防御雷击火灾。我们知道,我们的木构建筑中屋顶梁架两侧各有一个鸱吻,鸱吻既可以起到保护木构梁架的作用,也是古代避火神兽,当然,它的避火功能只能体现在迷信中了。
但是,人们利用鸱吻这一宫殿建筑中的最高点,也是雷击最集中的点,在鸱吻的口中安放了一块铁片,就像鸱吻的舌头一样,然后,把铁片连上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就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
当然,这种简易的避雷针的作用有限,建国以后我们在故宫大量的木构建筑上进一步安放避雷针,以更好的防御雷击。针对故宫的建筑特点和陈列展示的设计,现在的故宫避雷设备多种多样。如有正脊的屋顶***用双支针状, 四角攒尖屋顶***用单支针状, 对金属鎏金宝顶和金属屋顶充分利用接地, 如紫禁城四角楼利用鎏金宝顶、雨花阁利用屋顶的染金龙身接地等。下图中沿着脊兽的铁丝就是避雷设备的接地线。
古代城池建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与规划方式如何?
感谢邀请。
在我国秦汉时期,是非常注重建筑造型的,使之完全成为了一门艺术。
秦咸阳城,个人认为当时的建造理念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咸阳城开始拟定的地方位于今窑店镇一带,不过具体怎么修建就不得而知了,直到秦始皇时期,咸阳城横跨渭河南北,当时在原上(咸阳城分为原上、原下)又多建造了除“六国”宫殿外的大大小小的庙殿,使之形成了一个西起毛王沟,东至柏家咀的庞大建筑群体。
原下分为居民区和工业区等等,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繁华。
秦都城总体布局充分的利用了它的地理优势,将宫殿群坐落在原上,居民区工业区位于原下,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将王权的至高无上充分的展示出来。
纵观古代世界的所有文明古都,在当时,秦咸阳城也堪称世界第一大都城。
而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城改造重建而来的,汉灭秦后将秦的兴乐宫改为长乐宫,后又在长乐宫以西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未央宫,又在未央宫以北建造北宫、明光宫,以及规模更加宏大的建章官,以城中为小向外扩散,为配合地形(因为地形原因故被称为“斗城”),当时考虑到长乐未央二宫的地理现状,改为曲折形式,导致了城市不规则化,这也恰恰说明了设计师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的观念。
纵观长安城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规划布置,就是将秦咸阳加以升华,“市”开始形成,作为城镇经济建设活动的经济中心,同时政治中心偏西南,经济中心偏北,结构上显示了一种动态结构的发展。
古代没有水平仪,大型建筑比方说水渠怎么修建呢?
古代是没有水平仪的,那么他们是怎么控制高程的呢?
他们的方法非常简单,用水管在一根比较细的水管里灌上水,用木棍敲打水管,除去里面的空气,然后水管两头水面的位置高程就是相同的,最简单的连通器原理。
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只是古代的水平仪没有现在的精准和高可以而已。
相传大禹治水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准,绳、矩”等原始的测量工具。《苟子·宥坐》中记述孔子谈法的时候,用“水准”作比喻,来说明执法要公平的道理,指出“主量必平,似法”。如果当时没有类似于水准测量的生产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出现这类的比喻。
西汉时开关中漕渠,齐人水工徐伯[_a***_]定线工作(即所谓“表”),就是水准测量仪器,可惜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还曾在嵩山上造了八尺长的铜表作为日晷,下面与圭柏连接,圭面掘着沟,把水倒在沟里,以定水平。
到了唐代,由于疆域的扩大,农业生产与水利事业普遍发展,测量和制图学也有新的进步。唐人李筌,在其所著《太白阴经》中对测量地势所用的“水平”(即“水准仪”),有较为详细的记述,这套测量工具,由三部分组成,即“水平”,“照板”、“度竿” 当时使用的水准仪,其构造是:“水平槽长二尺四寸,两头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间一寸八分,纵阔一寸,深一寸三分。池间相去一尺四寸,中间有通水渠.阔三分,深一寸三分。池各置浮木,木阔狭微小于池,空三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为转关脚,高下与眼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以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至十数里,目力所及,随置照板。度竿亦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 也”。
到了元代,郭守敬以海平面作为测量高程的基准,在水准测量史上,是一个重大创见。他在测量华北平原地形时,“尝以海面较京师(北京)至汴梁(开封)地形高下之差”。到清代,水推测量的范围逐渐扩大,加之其它测量技术,遂使地形测量更臻完善。
再等到了现代,用的都是红外水平仪激光水平仪了,这些设备远超古达,当代也是有水平仪的,古人施工也是凭借水平仪的,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古代没有水平仪,修水渠自然有技艺精湛的设计师总结的土办法。我在这里讲一个简单的工具,在一个装满水的盆子里放一个小板凳,在板凳的四个凳脚上绑两条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凳脚的细线,然后从绳子这边往测量方向看,然后在前方的测量标杆上划上记号,将两次标杆上的记号进行比对,就能辨别出水平面的高低情况。这个工具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水鸭子”,它是利用水的重心向下和三点成一线的原理自制的一种专门用来测量水平的工具。这里有一个中国人民修建世界八大人工奇迹的红旗渠时用“水鸭子”的故事。
红旗渠开工没多久,工程指挥部就遇到一个难题,当时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境内而来,只有通过林县北部的分水岭,才能彻底解决林县全境内的用水问题,水往低处流,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渠线纵坡比不大于1/8000,1/8000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渠道每推进8km,落差只允许下降一米,如果超过一米,坡度就会升高,水就流不过来;反之,坡度过低呢?就会导致水流加速,冲毁下游的堤坝。值得一提的是,红旗渠是全靠人力用锤子和铁钎一点一点凿出来的,施工速度是以米为计算单位的,那么每向前推进一米,这个落差要保持在多少呢?在没有任何机械动力可依靠的条件下,红旗渠工程的技术难关是怎么解决的呢?按照红旗渠的总体设计,纵坡比要不大于1/8000,才能保证渠道的顺利使用,1/8000的落差,换算成米呢,就是0.125毫米,这么细微的落差,林县人民就是靠着“水鸭子”和县里仅有的两只经纬仪,一点一点测出来的。水鸭子节省大量资金,便于掌握,因当时修渠的大多数都是农民,这是最容易掌握的工具,到十年后红旗渠验收的时候,红旗渠与施工指挥部当时的设计不差毫厘,不得不说,中国人民的智慧让世人震惊。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并关注我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实战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实战技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