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保存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保存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西方古代建筑保存完好而我国古建筑几乎绝迹?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那里地势平坦,平时所见的除了土壤就是森林了。所以中国传统古建筑都是土木结构。柱、梁、椽、门窗甚至包括屋顶全部都以木材为主。木材易燃、易蛀所以很难保存。加之,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国史,在战乱的环境中,每当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之际都是皇家园林倒霉之时。
不过土木建筑虽然比不上砖石建筑坚固,但土木结构抗震性好。2006年意大利5级小震,那些中世纪的石头古迹倒了个稀里哗拉,而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中,当地很多古代木建筑竟然毫发未损!此外,中国的土木建筑制造非常精细,设计独具匠心,具有浓浓的东方特色,论艺术成就丝毫不比西方差。
我国保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是什么?
应该是南禅寺的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离县 城二十余公里。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是什么?
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大增修。木塔为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内外槽,底层出一圈副阶周匝,整体结构为殿阁型构架。全塔自下而上由砖石台基、木构塔身、砖砌刹座、铸铁塔刹四部分组成,木塔外观雄壮而又美丽,具有优良结构性能,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中国现存的,也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简述应县木塔的结构特点及其成就。
结构特点:
1.***用八角形的平面,比正方形平面减少5%的风压,有利于抗风性能的增强
2.***用底层副阶周匝,塔的总比例偏于粗壮,有***宽比的稳定。
3.内外两圈柱形成套筒式结构(金箱斗底槽)
4.殿阁型构架,9个铺作层,9道刚性环,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5.平坐暗层内添加立柱、斜撑,把平坐柱网与其上下铺作联结成整体框架,使4个暗层变成4个刚性层
6.门窗上加斜撑,增加了整体刚度,楼梯处理逐层移位,避免纵向断裂
古代人是如何储存冰块、使用冰的?
古时候,冰一直是普通百姓眼里非常神圣的东西,它们不仅长相梦幻,还能让食物“锁龄”。古人不能制冰,但他们可以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啊。
还记得《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学武的冰室吗?
考古发现,西周开始就有藏冰的史实。当时的人们冬天用地下室或深井来藏冰,这种“地窖冰”和“深井冰”可以藏到夏天使用。不过这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起的,汉魏洛阳城曾发掘出冰殿的遗址,是当时帝王避暑宴饮的场所。
而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一个国度——波斯,也早在公元前400年有了很高档的地下储藏室。冬天,人们将冰块运进去用于夏日避寒,同时也把食物一起放进去储藏起来。其中还有一些高级玩家利用地下储藏室来做冰饮和甜品。
除了冰室,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冰箱的雏形——冰鉴。《周礼》记载“祭祀共冰鉴”。1***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就出土了一件“铜冰鉴”。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里套有一方壶。夏天的时候,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就可以喝到冰冰的酒了。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用黄花梨木或红木做成“冰桶”,用来冰镇饮料和保存食物。桶里装有金属材料来隔热,桶底还打有小孔排走融化了的水。
而一般的大户人家就在自家水井用提篮盛上瓜果,将绳子系于辘轳上,送下井去,让提篮悬浮于冰凉的井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保存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保存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