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木制建筑寿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木制建筑寿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建筑寿命?
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祠堂、大会馆、衙门、王府、宫廷、苑囿等等,都讲求建筑的坚固与宏伟,是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的。建造房屋务必达到以下四点:
第三,外壁加厚,一般为1.5尺;第四,屋顶望泥(大泥)务必夯实,其上再铺以琉璃瓦或小青瓦,年年窜瓦,年年补上。这样建筑便可“长寿”了。
比如,山西平遥镇国寺大雄宝殿就是按此法建造的,到今天已有1100多年了,殿顶依然如故,没有丝毫破落与歪倒的现象。
中国木结构建筑承载了千年的文明,千年的气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木材的防火、防腐、防蛀等药物处理技术日臻完善,木材的改性、胶合和结合技术等均有较大改进,胶合木已可用于多种大型、大跨度结构建筑。
木结构的使用寿命范围一般在30—70年,木结构分为轻型、重型、梁柱型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轻型木结构约定使用寿命为5-10年,重型木结构50—70年,梁柱结构因其结构的特殊性,一般用于较为重要的场所,使用寿命在100年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木结构建筑需要经常维修,一般三-五年就要大修一次。
所以,木结构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几十年还是上百年甚至千年,就看你怎么对它了。
古代石灰建房有多少年寿命?
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石灰的制作和运用,不过光是用石灰还不行,它的黏性不强,古人自然想出了办法,就是把它和沙子、黄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它的黏性。聪明的古人甚至还想出了把糯米浸泡了,磨成浆煮熟以后,把它和熟石灰混合一起来使用,黏性要强不少,像古代一些帝王们修建的地下陵墓就经常用到这个“配方”,历经数百年依然见过如初。
明清时期,使用的建筑原料是糯米石灰浆,这种原料普通百姓是使用不上的,所以清明两朝用糯米石灰浆来修建宫殿,又由于明清两个朝代距离现代时间不算太遥远,所以很多的明清建筑都得以保存下来。最典型的就是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一直保存到现在。
明代的开始距今有六百多年,明代的结束距今有三百多年。
石灰砌墙的寿命能达到50年之久,了解到建筑材料的质量越好,使用寿命就越久。但是生石灰一定要煮熟化之后加入水泥砂浆中使用,所以一定要请专业的工程团队上门施工。
石灰砌墙的方法可以节省水泥的使用量,经济能力不是很好的家庭就可以选择这个方式。国内出售石灰的厂家还是比较多的,大家购买产品时一定要注重质量问题,不要贪图小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我认为古代石灰建房的寿命长的可达100年以上。其原因是,在古代建房是没有洋灰(现在叫做水泥)的,因此古代建房钱少的用泥装建房,有钱人才用石灰建房,由于古代工匠的精心巧手,建房后要是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房子的寿命长的都在百年以上。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钢筋混凝土房子还没有古代的土木结构房子寿命长,原因在哪里?
先说耐久性。一般的木头也就10多年就腐烂了,上好的木材加上高水平的保养可以保持百年以上,但那都是皇族、贵族、大户,一般百姓10年20年,多说三四十年也就差不多了。而混凝土的只要不太***30年是没问题的,这个应该是国家有规定的。所以说土木的耐久性普遍不如混凝土。再说抗灾害能力。火、水、风、虫蚁方面,混凝土完胜,毋需多言。只有在抗地震方面,因为土木的松散性才能勉强提一提。最后看实用性。土木结构能盖多高的楼?混凝土能盖多高?百度最高的楼就知道结果了!综上,混凝土完胜土木,毋庸置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木制建筑寿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木制建筑寿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