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小课堂,古代建筑小课堂心得体会

gkctvgttk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小课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小课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成就和特点是什么?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差异表现为哪三方面?
  3. 古代建筑原理?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成就和特点什么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

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四个大的发展段落:

古代建筑小课堂,古代建筑小课堂心得体会-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是中国建筑的初步形成阶段,那个时候开始出现房屋以及固定的住所,出现了村落

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

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618-907年)至北宋(960-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

古代建筑小课堂,古代建筑小课堂心得体会-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1368-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古代建筑小课堂,古代建筑小课堂心得体会-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差异表现为哪三方面?

1、文化风格差异。北方的建筑风格多强调端正、肃穆;南方重视发展商业文化,又形成了华丽纤侬的南方建筑风格。

2、气候形成差异。北方较干冷,故建筑比较厚实保暖,南方较湿热,故建筑注重排水通风地理;北方土地较平坦厚实,故多为土建筑,而南方土地多低洼盆地丘陵,且因天气影响,多为木建筑。

3、使用功能形成差别。北方较为粗狂豪爽,南方多为细腻浪漫,故在建筑上对于纹饰花样来说也会体现出。北方实用主义,南方浪漫主义。

4、建筑材料差别。南方草木多,以木质结构多;北方木材少,以土石为主。

古代建筑原理?

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秉承了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明清时期在北京修建天坛和地坛就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

建筑中的“天圆地方”观,主要表现在方与圆的空间布局和空间造型上,方与圆的造型,不仅具有一种空间形式的美,而且有追求宇宙和谐统一的意境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小课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小课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古代建筑 中国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