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修建筑的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修建筑的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有建筑设计的说法吗?
没有,古代确实是没有建筑师,毕竟像工部就不仅要负责建造,他们还要负责屯田这类的事情,而且这里面的人,基本都是官员,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职责,并非是单纯靠着建筑为生的人。
因此工程基本让相关的机构来进行设计,然后动员工匠们进行具体的操作,还会征集民众协助修建。似乎确实没有设计师什么事情,毕竟很多的设计,都是要皇帝等人拍板的,地方的城市规划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设计。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以木结构建筑为主。木结构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易拼装易拆卸。如果想搬家,木结构直接拆下来运走到了别的地方直接拼上还原。建筑都由斗拱和榫卯组成,榫卯相接,起到了墙倒屋不塌的作用,缺点就是比较耗费木材。建造的时候需要考虑耐腐蚀的程度。
哪些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我国古建筑普遍***用木结构,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模型、穿斗和斡调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梁柱式结构占主要地位。
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支持在春秋时期(西元前770一476年)就已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叠的横梁,逐层缩小,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柱。各层楔强上和香瓜校上承托檩条,又在檩条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闭门窗或分割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古代十大建筑?
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十大古建筑
璀璨的中华文化造就了5000年辉煌的历史。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中,有多得数不完的东西可以去欣赏和研究,而雄伟的古建筑无疑是其中耀眼的明珠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如果一位结构工程师穿越到古代,他能建造出怎样的建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单单从结构专业的角度来看,还要从工程材料的角度来分析,因为现代的结构工程师建立在现代的工程材料基础之上的。
这些都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力学性能显著的材料,为什么钢材和混凝土能成为现代建筑的首选?
这是由他们的特性决定的。首先混凝土很便宜,浇筑完成后可以快速变硬,产生强度。混凝土有着很高的抗压强度,但是受拉却不行,很容易就拉断了。于是结构工程师发现钢材有着很高的抗拉强度,而且随温度热胀冷缩的变形量与混凝土几乎相同,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便宜又结实的建材了。
更重要的是,混凝土可以浇筑成任意的形状,于是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工程师才有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识和想象力,来建造穿透天际的摩天大楼和跨越天堑的桥梁道路。
在古代是没有钢筋和水泥的,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和石材,从力学性能上看,现代木材有原木和胶合木,而古代只有原木,原木的顺纹抗拉和顺纹抗压都有一定的强度,但是相比于现代混凝土动辄30兆帕50兆帕(就是[_a***_]米可以承受5000吨)的强度,原木顺纹抗压最大不会超过10兆帕(一平米可以承受1000吨)。虽然这个值看起来很大,但是要知道,原木的尺寸受限于木材天然的生长,能涨到直径1m的木材那可是要上百年的时间,而且还要看树种,枝干强度高的柏木、落叶松一般不会长到那么大。所以木材受限很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修建筑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修建筑的人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