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排水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排水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有鱼为什么不下水抓鱼吃?
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抓鱼吃,是因为抓不到吗?
这句话,跟鲁豫的那句“为什么不吃肉,是因为肉容易坏吗”,还有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别说古代,就是现在设备如此齐全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抓不到什么鱼。
古时候的农业几乎就是靠天吃饭,我国又位于季风气候区,经常都会发生一些天灾,由此也很容易发生饥荒,此外还有战争之类造成的饥荒,所以古代饿肚子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下,甚至连草根树皮之类都拿来充饥,老鼠都被吃光了。
这个时候也会有人疑惑,古代环境应该比较好,山上那么多的野兽,河里那么多的鱼,为什么不去抓来吃,就算填补饱肚子,也不至于完全饿肚子。
首先,抓鱼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池塘湖泊河流这样的地方,没水,更别想抓鱼。
可古代要找到一片水域真的很容易吗?未必,我国南方倒是河流湖泊挺多,但也不至于到处都是水,古代的城池,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过度靠近大型河流。
你一定是城里人,古人宁可饿死也不下水抓鱼?快拉倒吧。我亲属六0年饿,下河摸鱼,中指不知道被什么动物鳖?蛇?咬了一口,截掉了一大半。
据说江苏一带,可以抓阳澄湖大闸蟹充饥。古代,一般发生饥荒,往往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然灾害,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水灾,洪水无情,淹死无数人,谁还敢下水抓鱼?旱灾,河流、水塘干涸,鱼早就跑没了!
事实上,动物也会先逃跑。它们对自然灾害先知先觉,比人更早知道。听老人说,地震前的一二天,老鼠蛇从洞穴里出来,密密麻麻地排在路上,争先恐后地逃命。
一是,封建社会农耕时代,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田地被地主霸占,自耕农占比30~40%左右,雇农流民很多;
二是,古代天灾、饥荒、战乱、瘟疫横行,小农面对自然灾难,不堪一击。每个王朝末年,几乎都是民不聊生,流民生变,饿死战死病死者无数,人口锐减。
据史料记载,明末人口为一亿,到了清世祖时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触目惊心。
古人饿死,很少有零星饿死的。都是遇上大灾荒、大规模战争,然后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仅1877年~1788年的丁戊奇荒,就有1000多万人被活活饿死,2000万人走上逃荒路。
比如晚清,自然灾害不断。连续三年的黄河大决口;道光年间的陕西河南大旱灾;咸同之交的大瘟疫;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还有各种地震、蝗虫灾……,饿死的不计其数。
中医粉说古人的五脏跟现代的五脏只是名字相同,指的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古代屠夫卖猪下水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你这种问题就是在找事,因为你自己就是断章取义。中医说五脏和现代的五脏不是一个说法,并不是像你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中医提到的五脏是一个虚化的概念,或者说是可以理解为以脏器为主的系统。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行,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生相克,所以五脏是互有关联,则并不是现代西医经常有的独立的脏器。
实际上现在很多针对脏器治疗都是针对某个脏器独立治疗,但是经常是治好一个脏器,其他脏器顺带着出了点问题。比如糖尿病病人经常在治疗时会出现心脏问题,中医认为肾属水,心属火,所以中医治疗“消渴症”,会对肾进行治疗的时候,连带对心也有用药,这都能说明脏器系统的理论。再次强调,你所说的,指的不是一个东西,并不是肾脏不是肾,而是肾脏是属于中医说的“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排水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排水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